■社会上常有人说起“四大皆空”,但情形通常是悲之又悲,叹之又叹。说实话,他们可能真不了解“四大皆空”的真正意思。“四大皆空”是佛教常用语,其思想内涵源自于古印度,指世界上一切的物质现象(色法)都可以归纳为四种基本要素,即“地、水、火、风”。
【四大皆空】
■社会上常有人说起“四大皆空”,但情形通常是悲之又悲,叹之又叹。说实话,他们可能真不了解“四大皆空”的真正意思。“四大皆空”是佛教常用语,其思想内涵源自于古印度,指世界上一切的物质现象(色法)都可以归纳为四种基本要素,即“地、水、火、风”。坚性的属“地”、湿性的属“水”、暖性的属“火”、动性的属“风”,“地、水、火、风”就称为“四大”;
四大皆空
■佛教认为,“四大”是宇宙万法的物理属性,比如山岳土地属于“地大”,海洋河川属于“水大”,阳光炎热属于“火大”,空间气流属于“风大”。就人体而言,也离不开“四大”,比如人的骨骼就是坚硬性的“地大”;人的血液、眼泪、唾液等是潮湿性的“水大”;人的体温就是温暖性的“火大”;人的一呼一吸就是流动性的“风大”;
■佛教认为,人世间的一切,都处在无常变化之中:生理现象的无常,有生、老、病、死;精神现象的无常,有生、住、异、灭;物理现象的无常,有成、住、坏、空。不懂得佛理佛法的人以“酒色财气”为“四大皆空”,其实,这完全是一种曲解和误解;
■佛教讲“四大皆空”其实是指物质存在的自性本空,一切的一切都是缘分的聚合,就像一粒种子,少了阳光,少了雨水,少了土壤……少了任何一种“缘”,种子就绝不会开花结果,而这种“缘”也是空性的,他们也都不真实存在;
■有学者也指出,现在仍有一些词典等工具书解释说:“四大皆空泛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是虚无主义的反映”,其实这完全曲解了佛法“缘起性空”的本义,使人们认为佛教是绝对的虚无主义,于是,这成为某些人及时行乐或消极处世的借口,从而误解了整个佛教。
正己化人 道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