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先生一生致力于研究,白话翻译,点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及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通鉴纪事本末》将1300多年的历史,转换为一个个完整连续的故事,给阅读带来极大方便。《通鉴》,是柏杨先生尊重司马光原著,进行勘验,校正,用白话文讲述,据有高度的史料参考价值。《通鉴纪事本末》,可以说,完全是一个文学家的小说类创作,都与历史学著作相差甚远,并不符合历史学的学术规范,绝对不能将其当作史书。
柏杨先生一生致力于研究,白话翻译,点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简称《通鉴》),以及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通鉴纪事本末》,是南宋袁枢依据司马光《资治通鉴》 编撰的一部 史书。
那么,《通鉴》与《通鉴纪事本末》二者有哪些区别呢?
简单说,司马光的《通鉴》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运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但它采用编年体,事件分散,阅读起来头绪纷乱,难得完貌;
南宋袁枢用完整记录事件本末的方式整编《资治通鉴》,编著了《通鉴纪事本末》。《通鉴纪事本末》将1300多年的历史,转换为一个个完整连续的故事,给阅读带来极大方便。
柏杨先生一世巨著
柏杨先生,最主要的代表作品有《白话版通鉴》,以及《白话版通鉴纪事本末》,其中,《白话版通鉴》是他一生事业巅峰。
哪个更有史料价值?
《通鉴》,是柏杨先生尊重司马光原著,进行勘验,校正,用白话文讲述,据有高度的史料参考价值。
《通鉴纪事本末》,可以说,完全是一个文学家的小说类创作,都与历史学著作相差甚远,并不符合历史学的学术规范,绝对不能将其当作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