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张文秋和刘谦初在山东见面,但是还没有两个月,刘谦初和张文秋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铁窗岁月,风刀霜剑,当时张文秋因为怀有身孕,日益消瘦,为了给刘谦初保存后代,她答应了丈夫的话,在组织的营救下,张文秋被保释出狱。而刘谦初却被敌人残忍地执行了枪决。在中央领导人的鼓励下,张文秋打起精神,为了女儿坚强地活着。
张文秋和家人在一起,左起:邵华,毛新宇,张文秋,张少林
张文秋(1903年-2002年),她堪称是革命老人,几乎经历了中国革命的全过程。
她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革命家,一生坎坷,曾经两次坐过国民党的大牢。
此外,她还是毛主席的亲家母,她的大女儿刘思齐嫁给毛主席的大儿子毛岸英,二女儿邵华嫁给了毛主席的二儿子毛岸青。
刚认识毛泽东时,毛岸英才5岁让张文秋最为难忘的是毛岸英赴朝告别那天,他对张文秋说:
“您没有儿子,我和岸青没有妈妈,以后我们哥弟俩就是您的亲生儿子,等您老了,我们照顾您。”
或许张文秋永远没有想到,那一面,竟然是她和女婿的最后一面了。
张文秋算是董必武老先生的学生,1917年,张文秋在湖北省立女子师范读书时,董必武教授国文。
五四运动爆发后,张文秋在武汉展开革命,1925年,张文秋加入共产党,认识毛泽东时,张文秋已经在湖北担任县委妇女部部长了。
1927年2月,湖北京山县委委派妇女部长张文秋到武汉找董老先生采购物资,正好在武昌遇到毛泽东。
当时毛泽东创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正好举办开学典礼。
那天刘谦初找到张文秋说:“秋妹,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今天开学,我们去看看吧?”
刘谦初在五卅运动时就和毛泽东相识。
“好啊。”张文秋说。
当时毛泽东在党内的名声很大,都知道有个毛委员。
在武昌中华路的红巷13号,有个宽大的主席台,那些标语和彩旗分外瞩目,张文秋和刘谦初在台下等待着。
不一会,走上主席台两个青年男子,一个全副武装,一个布衣长衫。
张文秋问:“打头的那两个是谁啊。”
刘谦初说:“那个穿军装的是邓演达先生,穿长衫的就是毛泽东同志。”
“啊。”张文秋崇拜不已,原来面前这个就是带领大家搞农民运动的毛委员。
不一会,典礼开始了,毛泽东说道:“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我们农讲所研究的主要课题。有农会撑腰,贫苦农民就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台下的群众呼声一声高过一声,沸腾的鼓掌声让张文秋印象深刻。
典礼结束后,刘谦初走到毛泽东面前庆祝,然后介绍说:“毛委员,这位是我的好朋友张文秋,是京山县委的妇女部长。”
毛泽东热情地说:“好一个巾帼英雄啊,农民运动搞得怎么样?”
张文秋笑着说:“毛委员,我们京山成立了农民协会,给土豪劣绅戴了高帽,还审判了很多恶霸。”
“好,不错。”
自从和毛泽东相识以来,张文秋多次登门拜访,因为知道他的夫人杨开慧刚生了孩子,毛岸龙。
杨开慧当时在武昌怀着身孕帮助毛泽东整理资料,十分贤惠,张文秋很清楚地记得,当时毛岸英才5岁,杨开慧还热情地给她沏茶倒水,岸英、岸青两兄弟围着她,天真地穿来跑去。
但随着白色恐怖的蔓延,很多共产党人处境危险,1927年9月,毛泽东秋收起义后,毅然上了井冈山,可是和杨开慧失去了联系。
而张文秋,当时和刘谦初刚刚结婚,婚后第三天,刘谦初就奔赴革命前线,和张文秋匆匆告别。
1928年初,中央任命刘谦初为福建省委书记,后来又到山东担任省委书记,刘谦初请求中央,希望把新婚燕尔的妻子也调到山东。
不久,张文秋和刘谦初在山东见面,但是还没有两个月,刘谦初和张文秋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
在残忍的敌人面前,刘谦初告诉张文秋,敌人不知道你的身份,你想办法出去,一定要跟着毛委员坚持到革命胜利。
张文秋哭着说:“我不,我要和你一起牺牲。”
刘谦初严肃地说:“活着才有出路!”
铁窗岁月,风刀霜剑,当时张文秋因为怀有身孕,日益消瘦,为了给刘谦初保存后代,她答应了丈夫的话,在组织的营救下,张文秋被保释出狱。
而刘谦初却被敌人残忍地执行了枪决。
在张文秋离开的那天晚上,她和丈夫度过了人生最后一夜,张文秋说:“你给孩子起个名字吧。”
刘谦初想了想说:“要不叫个牢生吧。”
张文秋哭着说:“再起个大名吧。”
刘谦初深思了很久,也含着泪说:“思念齐鲁大地,如果是女孩,就叫思齐吧。”
莫不想,还没有看到女儿的出生,他就壮烈牺牲了,年仅34岁。
当时红军正在陕北转移,张文秋被营救出来后,千方百计去延安,想跟着毛主席闹革命。
毛主席:当我的干女儿吧1935年,张文秋因为身份特殊,被迫转到中央特科工作,直到西安事变后,她才历尽千辛万苦回到延安。
到延安后,她给自己起了个化名,因为当时的叛徒很多,为了保护女儿刘思齐,她不得不这样。
在西安的八路军办事处,林伯渠介绍她认识了陈振亚,由陈振亚护送张文秋回到了延安,分别的时候,陈振亚在思齐的脸蛋上亲了一下,表示很喜欢这个女孩。
不久,张文秋在延安如愿见到了毛主席,当年武昌一别,已经十年了,这是狂风迭起、惊涛骇浪的十年,这是光明与黑暗激烈搏斗的十年。
当毛主席得知刘谦初牺牲了泪眼模糊,这十年真是来之不易,就连杨开慧也被敌人杀害了,毛岸英三兄弟没有了妈妈。
当时陪同毛主席接见张文秋的还有刘少奇,刘少奇说:“刘谦初同志,我听说过。他是一位坚强不屈的同志,牺牲得很英勇。为了革命胜利,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活着的人,更应当加倍努力啊!”
在中央领导人的鼓励下,张文秋打起精神,为了女儿坚强地活着。
而那个护送她回延安的陈振亚一直在关心着他们母女,张文秋也看在眼里,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托付的男人。
陈振亚原本是彭德怀手下的一个连长,长征途中英勇战斗,被炸弹炸去了一条腿,因为他的战功,中央特批把他调到延安。
经过半年的相处,张文秋和陈振亚在延安结婚,当时陈振亚37岁,结婚那天,彭德怀开玩笑地说:“你这个老光棍,总算结婚了,算是完成了我的一桩心事。”
可见彭老总对下属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
1938年初春,话剧《弃儿》在延安党校的礼堂里上演,张文秋的女儿刘思齐出演。
这部剧演的是一个小女孩亲眼目睹了敌人把妈妈抓走的故事,小女孩在街头一边哭一边追:“妈妈,妈妈!”
这一幕感动了很多人,毛主席也被深深地感动了。
演出完毕后,毛主席去慰问小演员:“你叫什么名字呀?你的爸爸妈妈是谁?”
刘思齐望着毛主席说:“我叫刘思齐,我的爸爸妈妈在那里。”
毛主席回头朝着人群里望着,一看原来是张文秋和陈振亚。
毛主席对刚走过来的陈振亚说:“原来是你的孩子呀?”
陈振亚说:“主席,这是烈士刘谦初和张文秋的女儿,我是她的继父。”
毛主席欣慰地点点头说:“这是烈士的女儿,你要好好教养她。”
陈振亚说:“主席,您放心。”
毛主席实在是太喜欢这个女儿了,他俯下身子说:“思齐呀,你做我的干女儿好不好呀?”
刘思齐赶紧跑到张文秋身边,张文秋笑着说:“那真是太好了,思齐,快叫爸爸。”
“爸爸。”
刘思齐喊了一声,毛主席高兴地笑起来,可能是想到了自己的女儿毛金花,也可能是想到了娇娇,他的眼角湿漉漉的。
也正是这年,张文秋生下了她的第二个女儿,取名张少华,也就是日后的邵华。
但不幸的是,1941年陈振亚也不幸去世,留下了张文秋和两个女儿,毛主席感慨不已。
岸英看上了思齐1946年初,毛岸英从苏联回来了,当年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在上海流浪,组织上找到后紧急送到苏联。
从那以后,毛主席再也没有见过毛岸英,直到现在。
毛岸英在苏联学了很多军事理论,毛主席对自己的儿子当然很放心,但还是希望他去底层锻炼锻炼,毛岸英欣然接受了。
当时刘思齐来看望毛主席,毛主席笑着说:“我的干女儿啊,都长成大姑娘了,我都认不出来了。”
不曾想,在西柏坡时,毛岸英突然告诉毛主席说,他看上了一个姑娘,叫刘思齐。
毛主席笑着说:“那是我的干女儿啊。”
原来毛岸英和刘思齐已经交往了很久,刘思齐问毛岸英:“你为什么要爱我?”
毛岸英回道:“因为我俩有共同的命运,你从小和你爸爸、妹妹一起坐牢,你的爸爸牺牲了,我从小和我妈妈、弟弟一起坐牢,我的妈妈牺牲了。我俩有着共同的经历,所以我爱你。”
毛主席随后把张文秋叫来说:“我听岸英说,他和你的女儿思齐好上了,我没有意见,所以问问你,对这个女婿满意不满意。”
张文秋一听,笑得合不拢嘴,能和毛主席成为亲家,再好不过了,重点是,毛岸英十分优秀。
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毛岸英想和刘思齐现在就结婚,毛主席说:“等革命胜利了,再忙我们的家事,况且思齐还没有到了结婚的年龄。”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0月15日,刘思齐和毛岸英在中南海举办,规格很高,但场面却很普通。
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人都在参加,但场面却很简单,几个简简单单的小菜,几张普通的桌子。这也是毛主席和毛岸英决定的。
婚礼上,毛主席举杯走到亲家张文秋面前说:“谢谢你教育了思齐这个好孩子。为岸英和思齐的幸福,为你的健康干杯!”
张文秋笑得合不拢嘴。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王光美和邓颖超等都送刘思齐礼物,毛主席作为新郎的父亲,却没有什么礼物。
随后,毛主席拿出一件黑色大衣说:“岸英,这是爸爸在重庆谈判时买的,就穿过一次,送给你当个礼物吧。”
看到刘思齐走了过来,毛主席开玩笑地说:“思齐,爸爸也没有礼物送给你,这样,你和岸英晚上一起盖,也算你一份。”
众人哈哈大笑,毛岸英却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这朴素的父爱,弥漫在空中久久不肯散去。
毛岸英婚后一年,朝鲜战争爆发,毛岸英毛遂自荐,决定去参加抗美援朝。
毛主席相信毛岸英,也对儿子有很高的期望,便同意了这件事,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
去朝鲜前,毛岸英深夜去和岳母张文秋告别,当时毛岸英刚去医院看望了刘思齐,没有说去国外的事情,只是说去出差。
张文秋问毛岸英去哪里,毛岸英说:“我去执行一个任务,很远很远。”
毛岸英让岳母帮忙照顾弟弟毛岸青,张文秋答应了。
离开时,毛岸英还问张文秋借了一块手表,毛岸英说:“等我回来,就还给妈妈。”
张文秋说:“哪有女婿借丈母娘的表再还之理。你就拿去吧,也算我这个妈妈送给你的一件纪念礼物吧。”
但张文秋永远没有想到,毛岸英牺牲后,这块手表居然成为了辨认毛岸英遗体的标志之一。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入朝一个月后,在大榆洞壮烈牺牲,牺牲时被2000多度高温包围。
1951年春节后,毛主席从叶子龙递交来的电报上得知了爱子牺牲的消息,悲痛不已,他告诉周围的人,不许告诉刘思齐。
当时毛主席已经年近60,他一个人承受着丧子之痛。
我们是双重亲家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还是被刘思齐知道了,刘思齐摊在地上嚎啕大哭,毛主席担心刘思齐的身体,一直让警卫员去看望。
并且决定要刘思齐改嫁,毛主席的大女儿结婚后,刘思齐同意了毛主席的建议,决定另嫁他人。
与此同时,还有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当时毛岸青因病在大连休养,刘思齐带着妹妹邵华去大连看望毛岸青,毛主席也答应了。
李银桥告诉毛主席说,毛岸青可能要和邵华谈恋爱,毛主席这才恍然大悟。
当年刘思齐结婚时,那个一直跟着刘思齐身边玩耍的小妹妹就是邵华。
见了毛主席,邵华一直喊着:“毛伯伯,毛伯伯。”还把毛岸青当成大哥哥。
邵华上学后,毛主席便让毛岸青辅导邵华做作业,邵华上大学后,毛岸青给邵华写了表白信,邵华对这个大哥哥也十分喜欢。
大连气候宜人,风光旖旎。毛岸青和邵华的爱情之花,也在悄悄绽放。
毛主席得知后说:“邵华是个好孩子,我祝他们幸福。”
和当初毛岸英结婚时一样,毛主席一样请示了亲家母,张文秋说:“只要孩子们幸福,我同意毛主席的意见。”
当时张文秋专门来到中南海,毛主席握着张文秋的手说:“你同意就太好了。从前,我们是老亲家。现在,我们是新亲家。老亲家加新亲家,我们是亲上加亲,双重亲家!”
1960年6月,毛岸青和邵华在大连举行了婚礼,大连市委协助举办了婚礼,婚礼在大连的一个宾馆举行,这是毛主席心里的一件大事,现在终于尘埃落定了。
两个孩子结婚后,毛主席对毛岸青的关怀也无微不至,抽空时毛主席还给儿媳妇写信:
女儿气要少些,加一点男儿气,为社会做一番事业,企予望之。《上邪》一篇,要多读。余不尽。
父亲
三月六日
1970年1月17日,毛岸青和邵华的儿子出生,毛主席给孩子起名为“新宇”,字面意思是一片新天地。
意指毛新宇要如昆仑山崩绝壁,又恰似台风扫环宇的理想实现后建立新的世界!
至于刘思齐,在毛主席的督促下,改嫁给了杨茂之。
杨茂之是河北人,也是三十出头,比刘思齐小两岁,穷苦出身。
刘思齐婚后生下孩子后,取名“杨小英”,这个名字就是为了纪念毛岸英而取的。
她们的母亲张文秋,一直幸福地生活着,晚年的她一直出现了纪念毛主席的场所,她一直不会忘记自己的亲家毛主席。
邵华说:我的妈妈张文秋今年100岁,在一个世纪的漫漫征程中,妈妈历经坎坷,她的两位丈夫、两个兄弟和一个女婿都为中国革命献身,妈妈传奇式的一生,以及与开国领袖毛主席双重亲家的特殊身份,国人尽知。但在我的眼里,妈妈只是一位平凡的母亲。
张文秋一直和毛岸青邵华一家住在一起,老人始终履行着自己对毛岸英的承诺,照顾毛岸青的生活,关心毛岸青的健康。
她还十分关心外孙毛新宇的成长,从小就教育小外孙要做一个正直、勤奋的人,做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人。
2002年7月11日晚9时,张文秋老人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