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集大俗大雅于一身,大红大绿,的确是人生的极致。窗外鹧鸪声声,窗内是女老师披肩长发湿漉漉的甜甜的若有若无的气息,我会故意地找一些现在看来很是弱智的问题问她。前半句如少年情怀,春意盎然,后半句如惶惶然的中年。老婆已老,儿子还小,老红袖照顾好儿子就好。其中有个叫柳意的,常梦见见这狗来咬她。原来这乃是一只黑小狗,被兄弟当作棉鞋捧了来了。秋芙当时穿着薄棉袄,他怕老婆冷,就怜爱地拥着秋芙。
阮小籍
1、小桃红
薄暮,急雨。
雨停后,当空月色如水,凉意扑面而来,不禁打了个寒战。檐间滴答的雨声,打在心头,有了秋的味道。
小院里白天还张扬怒放、花枝招展的指甲草,此刻在满地的月色里,如湖底的水草,颔首低眉,羞涩似邻家女孩。
夜读袁景澜的《吴郡岁华纪丽》,说是旧时江南一带,姑娘们常用凤仙花染指甲,多染无名指及小指尖,谓之红指甲,而且是每个未出阁的姑娘七夕之夜必做的事。
银甲春纤,一夜深红透。用指甲草染指甲,究竟寄托了一个女人多少温润细密的心事?当一夜红遍、十指尽染,仿佛从此以后的青春,就有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答案。
几天前还暑气难消,以为依然在夏天里活着,想不到秋天说来就来了。心头竟掠过一丝莫名的忧伤,还有一丝慌乱。
《吴郡岁华纪丽》说的多是吴中旧俗,与同样记载吴地风俗的《清嘉录》相比,内容更丰赡,文采更清雅,每每读来,只愿手不释卷,一味沉入其中,仿佛已经置身于姑苏的吴门烟水了。袁景澜的这首《风仙花》清丽温婉,如梦如幻,一句“绣阁秋风又一年”,道尽美人迟暮,英雄气短,真是天凉好个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中年仿佛立秋,四面楚歌。回望过去,错过了不该错过的人,结一段不该结的缘;说过了不该说的话,伤一颗不该伤的心;走过了不该走的路,经一番不该经的痛。
哈代说,不论肤色和容貌如何,青春本身总是美丽的。就像小院里的指甲草,你得意时喊我金凤花,你失意时喊我透骨草;你贤达时喊我凤仙花,你草根时喊我指甲草,但不论名字如何变幻,我青春的本身总是美丽的。
是的,指甲草又名金凤花、凤仙花、小桃红,而我,独独喜欢“小桃红”。
火红的花朵繁繁复复,衬着油绿的叶子,大红大绿,不但不俗气,而且别有一种生命的洒脱之美。
能够集大俗大雅于一身,大红大绿,的确是人生的极致。
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想起了元代诗人杨果的《小桃红》:“美人笑道:莲花相似,情短藕丝长。”
2、家在鹧鸪天
少不看《水浒》,老不看《红楼》,40岁,不老不少的年纪,看什么?枕边一本唐圭璋的《全宋词赏析》,从20岁翻到40岁,翻着翻着,就有了“老”的味道。
须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想起了晏小山《鹧鸪天》里“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的句子,那该是怎样的一种青春正年少啊!
十七八岁的某年春天,在故乡的小镇读高三,却没来由地喜欢上了教地理的女老师。窗外鹧鸪声声,窗内是女老师披肩长发湿漉漉的甜甜的若有若无的气息,我会故意地找一些现在看来很是弱智的问题问她。她俯下身子,说话像柔柔的风吹在脖子上,甜甜的长发时而如瀑布浇得我满头的慌乱,时而如小草挠得我忍不住想笑……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全不知高考将近,大限将至。
鹧鸪声声里,结束了一塌糊涂的校园时光,结束了一塌糊涂的少年怀春。高考结束后,我跟着一群四川人开始了吉普赛一样的流浪。仿佛鲁迅告别三味书屋一样的忧伤:我不知道谁给地理老师穿上了嫁衣,也不知道她现在过得好不好……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青青校园了。Ade,我的地理老师!Ade,我的兵荒马乱的青春!这些年,结婚、离婚、复婚、再离婚,一个男人带着孩子如同打了败仗的兵卒,疼得刮骨疗毒,逃得慌不择路,败得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尘满面、鬓如霜,那时我应该32岁吧,感觉好像一下子就老了。
民国才女林微因说,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只是爱了。多少的隐忍和纠结,多少的得意和落魄,多少的慌乱和惊恐,都在岁月的云淡风轻里化作“只是爱了”一句,只是爱了,说得多么轻描淡写啊。
翻遍宋词,依《鹧鸪天》填词的,从辛弃疾“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的豪放到陆游“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的无奈,乃至贺铸“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的绝望,以及李清照“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的惆怅,都逃不脱苍凉的底子。正如苏轼在《与侄书》里说的:“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文字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呢?
词牌《鹧鸪天》,又叫《思佳客》,取自郑嵎“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的句子。回想自己从30岁到40岁,青春的残山剩水早已是所剩无几,父老、家贫、子幼,多少次从梦里惊醒,总觉得鹧鸪声声催人老!
40岁,还不算老,10年后呢?董桥描写人老后的样子说:“小姐今年退休了,一头微雪的秀发精精致致绾了一朵髻,灵秀的五官添了些细腻的皱纹反而越见灵秀,仿佛齐白石的写意花卉添上一两只工笔草虫那样亲切。”这里董桥描写的是他的老友沈茵女士,这哪里是人老了,简直是变成狐媚子了。
董桥说的是女人,男人老了呢?很喜欢央视《寻宝》里的蔡国声先生,今年都72岁了,满头银发更见儒雅,评点玉器要言不烦,真的是男人当如此啊——即便老了,也如一壶老酒,是越老越有味道。
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前半句如少年情怀,春意盎然,后半句如惶惶然的中年。不仅想起了周紫芝《鹧鸪天》里的句子——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3、闲书里的狗
金圣叹说:红袖添香读闲书,乃人生一大乐事也。
秋凉如水的夜晚,老婆、儿子都已睡去。老婆已老,儿子还小,老红袖照顾好儿子就好。一个人沉浸在闲书的故事里,“御风而行,泠然善也,”仿佛做一场心远地偏、物我两忘的逍遥游。
说一说闲书里的那些狗。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三槐西杂志里“小花狗偷肉”一则,说有只小花狗,丫鬟们因为厌恶它偷肉,就暗地里把它掐死了。其中有个叫柳意的,常梦见见这狗来咬她。狗是大家杀的,干嘛只咬她呢?原来,柳意也偷肉。
市井味道、烟火气十足,忍不住地笑,但稍稍一回味,顿觉毛骨悚然,小花狗死了也不放过丫鬟,真是一只心胸狭窄的狗,够狠;只是可怜了丫鬟,柳意,光看名字,就知道是多春天的一个女子啊。
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是惦记着柳意的结局,或者设想她以后的归宿——一个进城在有钱人家做家政的外来妹,是坐在宝马车里哭,还是和心爱的男子在单车上笑?或者是小三上了位?200多年前的那个叫柳意的女子啊,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为你穿起了嫁衣?
周作人的《看云集》里有一篇写喝酒的文章,题目叫《麻醉礼赞》,里面有一只喜爱恶作剧的小狗。说有一回冬夜,他的两个族叔沉醉归来,走过一乘吾乡所很多的石桥,哥哥刚一抬脚,棉鞋掉了,兄弟给他在地上乱摸,说道,“哥哥棉鞋有了。”用脚一瑞,却又没有,哥哥道,“兄弟,棉鞋汪的一声又不见了!”原来这乃是一只黑小狗,被兄弟当作棉鞋捧了来了。周作人无限感伤地说,“他们那时神圣的乐趣我辈外人哪里能知道呢?”
这狗开玩笑也不捡个时候,都大半夜了,还冒充什么棉鞋。周作人的族叔最终还是找到了鞋,回家了,可大冷的天,这只狗干嘛还呆在石桥上呢?或许是一只流浪狗吧,怪可怜的。
再说一只善解人意的狗。《秋灯琐忆》的作者是清道光年间的蒋坦,他用回忆录的形式记载了与爱妻秋芙点点滴滴的生活琐事。说是有一年秋天,他和秋芙去西溪游玩,“地多芦苇,秋风起时,晴雪满滩,水波弥漫,上下一色”。 秋芙当时穿着薄棉袄,他怕老婆冷,就怜爱地拥着秋芙。“夜半至庄,吠尨迎门,回望隔溪渔火,不减鹿门晚归时也。”吠尨就是小狗,意思是夜半回家,小狗在门外叫着、跳着迎接他们呢。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一条小狗,一个家,很温馨的一幕。这该是最幸福的一只狗吧。
还有一只很有“范儿”的狗。满人明义(字我斋)在《绿烟琐窗集》里有一首诗:晚归薄醉帽颜欹,错认猧儿唤玉狸。忽向内房闻语笑,强采灯下一回嬉。说的是宝玉薄醉晚归,错把小狗当成猫了。宝二爷是谁?是周杰伦,是刘德华,是李亚鹏,那是多少女孩子的梦中情人啊,骨灰级的粉丝数都数不清,一只小狗,见了宝二爷,不仅不欢呼不献花,“任你风吹浪打,我自巍然不动”,可真够范儿的。
都是些闲书里的狗,昙花一现般地给人以惊艳和温暖,从此却没了消息,没了结局,让人心里老是惦记着。
4、 麻雀的冬天
这些天有些冷,不禁想起了冬天的麻雀。那些整日叽叽喳喳,甚至有些讨人烦的家伙们,她们的冬天咋过呢?
大约男人们都很惦记冬天里的麻雀,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觉得好玩,一是闲的无聊。
兄弟俩,哥哥那年都40岁了,40不惑,按理早已不是看云做梦的懵懂少年了,却喜欢回忆小时候捕鸟的事情,说下雪天,扫一块空地,支一个大竹匾,撒些谷子,等鸟雀的到来,稻鸡,角鸡,鹁鸪,蓝背……什么都有。我想,这“什么都有”一定包括“麻雀”了,冬天里在雪地上捕鸟,怎么可能少了麻雀呢?
那个做弟弟的,一会儿说麻雀的叫声太琐碎,一会儿又说麻雀和啄木鸟虽然唱不出好的歌来,但在那琐碎和干枯之中到底还含一些春气,而且还在一篇叫《冬天的麻雀》的文字里说,檐前树上或飞或坐,任意鸣叫,唧唧喳喳的虽然不成腔调,却也好听,特别是在这时候,仿佛觉得春天已经来了,比笼养着名贵的鸣禽听了更有意思……
哥哥叫周树人,弟弟叫周作人,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家,好玩也罢,无聊也罢,两人都无一列外地喜欢麻雀。王晓明的《鲁迅传》里写道——
“阿哥,咱们什么时候去抓麻雀啊?”周作人带着笑呆呆地问道。树人瞟了弟弟一眼:“没看见我这儿还要看书吗?去去去,一边儿玩去。”满脸的尘土周作人对着哥哥吐了吐舌头跑开了,那边母亲抱着襁褓中的小弟建人在太师椅上小盹。那年,鲁迅8岁。
这段文字透漏的信息是,兄弟俩喜欢麻雀,小时候喜欢,长大了也喜欢。我这个40岁的男人,从小直到现在也喜欢麻雀。可见,男人喜欢麻雀,那是骨子里的,一是年少时爱玩,一是人到中年寻求一种心灵的安慰。
一天天冷了,不知道如果下了雪,那些麻雀吃什么?而我又是那样地盼望下雪。都说有梅无雪不精神,但如果雪天里没了麻雀,那就没了生气、没了灵气,一切都变得死气沉沉的,多没意思啊。
真的是放不下,麻雀的冬天。
阮小籍文字——
1、曾是京城游子,少年豪纵,而今尘鬓已星星,闲却多少春情
2、玩物不丧志: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以其无真气也
3、神仙不好名,才子多风流,每个人心头都有那么一个情色扬州
4、老父亲参禅打坐,老母亲菩萨低眉,人到中年,有父有母好日子
5、中年拔剑四顾茫然: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6、中年四不堪:故友重逢、青春不再、旧情难舍、西窗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