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常州溧阳以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契机,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全面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新征程上奏响文明实践新乐章。截至目前,共征集113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不仅如此,溧阳还大力推动农村志愿服务普及,共建成村级志愿服务站点578个,注册志愿者比例超过50%,定期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培训。今年以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提升工作,溧阳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品牌提档升级。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
理论宣讲送到田间地头,文明新风吹遍各镇各村,志愿服务活跃大街小巷……走进溧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已然成为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坚强阵地。
今年以来,常州溧阳以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契机,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全面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新征程上奏响文明实践新乐章。
聚焦“实践功能”织密文明实践阵地网络
礼诗堂、百议堂、乡贤馆…在溧城街道八字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个个文化场景、文明场景,让文明实践可感知、可参与,让“文明之花”在这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竞相绽放。
据了解,自2018年10月以来,溧阳抓住“全国首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这一契机,重点搭建“五大平台”即理论宣讲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科技与科普平台、健康促进与体育服务平台,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溧阳已建立起包含“1个中心、12个所、228个站”的文明实践网络,全市各镇(区、街道)已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全覆盖,并穿珠成链,连点成片,构建起“中心、所、站”三级框架体系。预计三年内所有所(站)建成示范所站,今年内实现示范所创建达标率100%,示范站创建达标率40%以上,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聚焦“壮大力量”健全广泛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
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主任姜丽亚表示,溧阳围绕健全广泛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确立了两个目标,一是筹建市志愿服务管理学院,构建精细完善的志愿服务培训体系,分层分类给所有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者,进行系统化专业化培训。二是通过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规范化管理,来促进全市志愿服务管理的规范化。今年,依托上海海洋大学教授、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理事张祖平来溧指导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和志愿组织培育,溧阳举办了“美丽志愿行,一起向未来”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截至目前,共征集113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下一步,相关部门将对项目进行分类指导和规划,预计在年底结出硕果。
据了解,目前全市共建有志愿者队伍509支,注册志愿者14万余名。不仅如此,溧阳还大力推动农村志愿服务普及,共建成村级志愿服务站点578个,注册志愿者比例超过50%,定期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培训。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溧阳组建了一批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投身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对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空巢老人、失独家庭、困难群众等进行帮扶,推出重点志愿服务活动12大类229项。
聚焦“品牌培育”打造溧阳特色的文明实践亮点
注重文明实践服务群众的实绩实效,充分发挥品牌带动效应和示范作用,是文明实践良性发展的重要抓手,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基层实际情况和群众现实要求,加大项目孵化力度,提升品牌服务质量。
今年以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提升工作,溧阳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品牌提档升级。一方面,做大做强市级品牌。深入提炼“五堂一站”等溧阳文明实践先进经验,全面展示溧阳文明实践成果;大力推动“志愿溧阳”品牌建设,扩大社会参与度,培育志愿文化,逐步达成“全省有地位,全国有影响”的目标;持续推进“小城故事”品牌建设,“小城故事”幸福加油站提档升级,“小城故事”电视访谈节目进一步优化。
另一方面,结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打造接地气、有活力、受欢迎的特色志愿服务品牌,以基层创造力激发文明实践生命力。
古县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特色志愿服务亮点纷呈,工作人员杨竹娇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古县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都坚持品牌引领,打造服务亮点,目前,奔向未来城红领巾加油站、红燕子、自家大丫头等都是响当当的特色志愿服务品牌。(管倩)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