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为什么某些平台要限制催眠次数?
说到催眠条款的话,相信各路对战大佬都不陌生,就连本身是接触实机的小二都不陌生或者是还时有接触到,在跟小伙伴们网战的时候也有过遵守催眠条款的时候,而本身催眠条款就是限制在对战上使用催眠的次数,那么,催眠条款到底是什么呢?而为什么某些平台要限制催眠次数?这就是本篇我们要探讨的问题啦,那么首先还是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啥是催眠条款。
PS:本文大部分为小二个人见解,所以可能存在错误,如有错误或者漏说望大佬补充或者指正。
催眠条款是什么?
催眠条款其实听起来也挺简单易懂,那就是在对战中最多只能同时主动催眠对方一只宝可梦,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局下来你就只能催眠对面一次,而是你主动催眠的对象没有醒过来的话那么你就不能继续主动催眠,而这里也得注意一下是“主动”催眠,也就是说除了主动催眠以外的其它被动催眠方式(例如特性孢子)是不算入主动催眠的次数里面的;举个例子,当我方彩粉蝶用催眠粉催眠对面一只,然后对面换下宝可梦之后,只要那只宝可梦还处于睡眠状态的话,那么我方将不得继续使用催眠粉来睡人。
那么,为什么某些平台要限制催眠次数?
关于某些平台上为什么要限制催眠次数这个问题的话,小二只能根据自己所接触的一些方面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如果没有催眠次数限制的话,意味着如果我方的催眠宝可梦只要不陷入濒死状态的话那么催眠的次数将不是一次而是N次,那么在可以无数次睡人的前提下很多时候的确可以完成很多无赖的操作,当对方被我方催眠逼换之后我方继续催眠意味着我方将有更大的几率完成诸如像是接力、强化这样的操作,而对方被催眠的宝可梦也由一只变成了一只以上,这对于双方来说,好处以及坏处都被放大了不少,是多多少少影响到一些平衡性的。
而催眠条款本身作为规定的时间小二也并不是很清楚,听说貌似是黑洞还在环境下猖獗的那个时代(不过因为小二没接触,所以具体也不是很清楚,有错误就望大佬指出了),不过虽然不清楚催眠条款的具体诞生时期,不过小二确实有玩过派拉斯特蘑菇孢子的素质催眠以及巴大蝶先制爪(没错,就是先制之爪巴大蝶)催眠对面两只以上的,跟只能同时催眠对方一只的催眠条款相比确实收益是大大不同的,不过实际上也经常有各种影分身、变小的无赖操作,所以实际上小二觉得没有催眠条款限制在实机上倒也没什么?
以上就是小二对于催眠条款的个人见解啦,具体小二应该还有很多没有提到的点,就有望大佬们的补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