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格言中※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 ——出自《二程全书•伊川•易传三》 意思是:高尚的人遇到行不通的事,一定要反过来从自身找原因,从而加强自我修养 ※律己宜带秋风,处事宜带春风 ——出自(清)。
※ 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
——出自《二程全书• 伊川 • 易传三》。
意思是:高尚的人遇到行不通的事,一定要反过来从自身找原因,从而加强自我修养。
※ 律己宜带秋风,处事宜带春风。
——出自(清)张潮《幽梦影》。
意思是:要求自己要象秋风一样严厉,对待别人如春天般的温暖。
※ 貌轻则招辱。
——出自(汉)扬雄《法言• 修身》。
意思是:容仪举止轻佻就会招来侮辱。
※ 明是非者检人,思忧患者检身。
——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意思是:公开搬弄是非的人常常盯着别人,深思熟虑忧患的人能约束自身。
※ 莫将闲话当闲话,往往事从闲话生。
——出自(清)金埴《不下带编》卷六(引唐诗)。
意思是:不要把闲话当成无所谓的事,闲话里边常常生出事端来。 ※ 木生虫,还自食。人生事,还自贼。
——出自《文子 • 符言篇》。
意思是:树林生了虫子,必然蚕食了树林的本身。人做错了事情,必然自己害了自己。
※ 乃知轻重不在彼,要知美恶犹吾身。
——出自《王文公文集• 众人》。
意思是:别人对自己如何评价是无关紧要的,最重要的是要看看自己有什么缺点。
※ 内不自诬,外不诬人。
——出自《韩诗外传》卷五。
意思是:对己不自欺,对外不欺骗别人。
※ 宁人负我,无我负人,此待己之道也。
——出自(元)张养浩《牧民忠告》卷下。
意思是:宁可别人对不起自己,也不能使自己对不起别人,这是做人的方法。
※ 平生五字律,头白不贪名。
——出自《陈与义集• 适远》。
意思是:我的一生始终遵循着一个信条,那就是一辈子不求虚名。 ※ 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
——出自(唐)韩愈《原毁》。
意思是:要求别人详尽严格,就会使人感到学好太难;对自己要求太少,就会阻碍进步。
※ 青春岂不惜,行乐非所欲。
——出自(宋)文天祥《山中感兴》。
意思是:我并非不爱惜青春,但追求行乐并不是我的想法。
※ 去小智而大智明。
——出自《庄子• 外物》。
意思是:去掉小聪明,就会有更多的聪明才智。
※ 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出自《孟子• 尽心下》。
意思是:有些人的毛病就在于放弃自己的田地,却要去替别人耕田,要求别人的很重,自己负担的却很轻。
※ 人不可自恕,亦不可令人恕我。
——出自(清)李惺《西沤外集 • 药言》。
意思是:人不应该自己原谅自己,也不应该叫别人原谅自己。 ※ 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出自《尚书 • 伊训》。
意思是:对别人不应求全责备,但却要抓紧检查自己的缺点。
※ 人不自知其过者,不明也。
——出自《薛文清公读书录 • 警训》。
意思是:一个人不能知道自己的错误,这是由于糊涂的缘故。
※ 人不自重,斯召侮矣;不自强,斯召辱矣。
——出自《薛方山纪述 • 上篇》。
意思是:人不知自重自爱、自立自强,就会招来侮辱。
※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出自《孟子 • 告子下》。
意思是:一个人常常检查自己的错误,然后才能改正;自己觉得心意困惑、思虑阻塞,才能有所发奋创造。
※ 人能反已,则四通八达皆坦途也。
——出自《吕泾黔语录》。
意思是:人能多检查自己的弱点、错误,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立于不败之地。
※ 人心未易知,灯台不自照。
——出自(元)康进之《梁山泊李达负荆杂剧》第三折。
意思是:自己的心不易了解,正象灯光只照别人不照灯台自己那样。比喻人往往对别人的缺点看得很清楚,但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却不易看出来。
※ 人之生,不幸不闻过,大不幸无耻。
——出自《郭嵩焘日记》卷一。
意思是:人生的不幸,不知道检讨自己的过错,而不知道羞耻的人是大不幸的人。
※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出自《格言联璧 • 接物》。
意思是:别人诽谤自己,与其辩解,倒不如能够宽容他;别人侮辱自己,与其随时提防,倒不如感化对方。
※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出自(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意思是:放任自己的情绪而违反客观规律,付出再多的劳动也不会有收获。
※ 善恶在于己,己不能故耳,道何狭之有哉?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 • 除狭》。
意思是:从善作恶全在自己,搞不好工作是自己的无能,怎么能说道路狭窄呢?
※ 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出自(明)祝允明《读书笔记》。
意思是:善于观察别人的人要首先观察自己,善于观察自己的人要首先观察自己的心。
※ 善败由己。
——出自《左传 • 僖公二十年》。
意思是:事业的成功与失败都是由自己造成的,主观因素起主要作用。
※ 善则称人,过则称己。
——出自《礼记 • 坊记》。
意思是:有了成绩就称颂别人的帮助和支持,有了错误就自己承担责任。
※ 善禁者,先禁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后身。
——出自《意林 • 申鉴》。
意思是:善于执纪的人,是先严格检查自己而后才去检查别人;不善于执纪的人,是先严格要求别人而后才要求自己。
※ 善为人者能自为也,善治人者能自治者也。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 • 贫富》。
意思是:善于为别人着想的人,他自己能设身处地;会管理别人的人,一定能管理好自己。
※ 上下怨天,下不尤人。
——出自《礼纪 • 中庸》。
意思是:不要怨恨上天,也不要责怪别人,要严格要求自己。
※ 稍知自省,便觉一己克治不尽,那有余力责人。
——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意思是:稍微懂得自我反省的人,就觉得自己管好自己是很不容易的事,那里还有工夫去苛求别人呢!
※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若尘埃。
——出自(唐)神秀《偈》。
意思是:人的身和心本来是洁净的,但也有被灰尘沾染,因此要时时擦洗,不要让尘埃沾污。比喻人应当 经常检查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以清除世俗灰尘的污染。
※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出自《老子》。
意思是:战胜别人的叫做有力量,能克服自身的缺点叫做强大。
※ 圣人之于善也,无小而不举;其于过也,无微而不改。
——出自《淮南子 • 主术训》。
意思是:圣人对于别人的才能,尽管再小也要用他;对于自己的过失,再小也要及时改正。
※ 士当求进于己,而不可求进于人也。
——出自(元)张养浩《牧民忠告》卷下。
意思是:要想求得进步,必须依靠自己,而不能依赖别人。
※ 事到全美处,怨我者难开指摘之端;行到至污处,爱我者莫施掩护之法。
——出自《格言联璧 • 悖凶》。
意思是:如果事情做到完美无瑕,使怨恨我的人也挑不到任何毛病;如果行为十分污浊,一贯爱护我的人也无法加以掩饰。
※ 事后而议人得失,吹毛索垢,不肯丝毫放宽,试思己当其局,未必能效彼万一。
——出自《格言联璧 • 接物》。
意思是:事后对人吹毛求疵,求全责备,这种人要是自己去干那件事,未必能赶上人家的万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