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容
当前位置: 首页 美容百科

网络综合症的调整方法(总感觉自己有病)

时间:2023-07-20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美容百科

除此以外,她又申请多开了一项激素检查。一天后,小豆的检查结果显示甲状腺激素分泌并无异样,一切正常。这样的状况又被称为“网络疑病症”。如何走出疑病怪圈申晨煜医生认为,疑病并不是全无好处。如果在检查就医证实无病后,能够相信检查结果、放下对自我健康的疑虑,就不属于疑病症,不用过分担心。

视觉中国供图

——————————

小豆的双手拇指不受控制地抖动了一周,她忧心忡忡地在网上查询了各种可能的病因。在得到“帕金森”“甲亢”等诊断之后,她决定去看医生。

等待医生开检查单的时候,她感觉自己拿着挂号单的手又在抖。尽管医生告诉她应该没什么问题,但她还是止不住地猜测,前几个月查出的甲状腺结节是不是与此有关。

除此以外,她又申请多开了一项激素检查。因为长痘,她怀疑自己激素水平有问题,做了检查,现在到了复查的日子。她心里一直记着这事,甚至把今年需要做的、想要做的检查特意写了张备忘录。

医生开好检查单之后,嘱咐她:“再这样下去,你会得焦虑症的。”

一天后,小豆的检查结果显示甲状腺激素分泌并无异样,一切正常。

但比起庆幸,她更感到讶异。在过去的24小时里,在反复搜索查阅“甲亢症状”发现自己中了四项后,她几乎已经给自己确诊了。

如今拿着单子,还有些失落——大概是为了那1200元检查费。

疑病也是一种病

过度担忧自己得了某种病,并伴有焦虑、抑郁症状,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甚至日常生活受到影响——这可能是患上了“疑病症”。

有一位网友在奶奶突发脑溢血后,突然担心起自己会不会也得了这个病。“这个念头一闪而过,突如其来的就是心慌,头皮发麻,全身发软。当时吓得我全身出汗,总觉得哪里不舒服,睡觉都不敢睡。”过了几天,他开车时听到后座的亲戚讨论奶奶的病情,“感到天昏地暗,心跳加速,呼吸困难,头皮发麻,然后突然踩急刹车”。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的精神科医生申晨煜认为,“疑病”本质上就是对疾病的焦虑症,它与死亡焦虑相关,“有焦虑症的普遍表现,比如过度紧张、担心,对结果的恐惧,伴随有心慌、胸闷、气短等植物神经功能亢进症状。”

有一位因为手抖而怀疑自己得了渐冻症的高中生网友说,渐冻症的每一条症状她都恐慌过,看到“吞咽困难”,立马就感觉自己有了软腭无力感,吞咽嘴里的三明治都很费劲。那个时候自己“根本听不进去课,甚至厌学,唯一能专心投入的一件事就是构思遗书,看到同学,看到花花草草,看到挺好看的晚霞,就想,我只能再看三五年了。”

申晨煜在以前学习诊断的时候也出现过类似感受:“每次学到一个新的疾病就会怀疑自己得了这种病,而且相应的身体部位真的会产生不适感。”这是因为大脑的认知过程出了问题,“我们放大了某些小概率的事件,让大脑误以为身体出现了严重的疾病。”

申晨煜发现,多数疑病症患者都有百度看病的习惯。这样的状况又被称为“网络疑病症”。根据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介绍,网络疑病症(cyberchondria)”的概念第一次出现于2001年英国《独立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它描写了人们痴迷于在线研究自己病症的现象。

小豆的同事也有过类似的网络疑病经历。同事腿上的皮肤发痒,“都挠破了。”上网查询后,发现自己竟然有可能得了糖尿病,于是满心担忧,去医院花了1000多元做了过敏源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后来发现,是那几天穿的裤子的材质有问题。

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反复过度在线搜索健康信息,会引起健康焦虑升级,进而导致心理压力和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增加。尽管事后回忆起来发现是虚惊一场,啼笑皆非,不过当时的困扰和恐惧却是真实存在的。

如何走出疑病怪圈

申晨煜医生认为,疑病并不是全无好处。焦虑这种情绪本身就能够让人识别危险,而疑病“可以让人提高对某种疾病的敏感程度,让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但他建议,当身体发出异常信号后,应该去找专科医生来寻求答案,而不是自行检索网络信息。

有一个大学生网友曾经分享过自己走出疑病恐惧的经历。在疑病恐惧感出现的那段时间里,她精神恍惚,几乎忽略了身边的人和事,荒废了时间和学业。直到有一次去食堂吃饭,她把手提电脑丢在了食堂,崩溃之下才开始反思:“我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自己的身体上,身体痒一下,掉根头发就好像发生了什么大事,可是电脑那么大、那么重要的东西,我却忘了它,想想我忘掉的只有电脑吗,我已经忘了生活!”

她发现,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顺其自然,“如果真的得病了又怎样呢,你会自杀吗?你能改变现实吗?你不能,所以你只能接受它,面对它,不要害怕它。反正人早晚都有一死,切实的生活才是应该珍惜的。”

曾经怀疑自己患上渐冻症的高中生网友的经验则是:一旦进入疑病的心理状态,不要太过相信自己身体的感觉并反复揣摩。因为这时候的感受很可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需要注意的是,为身体的不适感到担心属于人们的正常反应。如果在检查就医证实无病后,能够相信检查结果、放下对自我健康的疑虑,就不属于疑病症,不用过分担心。

责任编辑:郭韶明,邹艳娟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
  • 怎么样让眼睛变大的最有效的方法(5种方法让你的眼睛变大)

    使用时先轻刷一层睫毛膏,趁睫毛膏尚未干掉时,将增长纤维的刷头转出,并将刷头上的白色细致纤维轻轻以滚动方式附着每根睫毛的尖端部位。再重复刷上黑头睫毛膏,电眼效果max。

  • 双减带给老师的挑战和机遇(双减之后教师面临的)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面对教师陡然增加的负担,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回应,将继续督促指导各地将教师减负工作同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有机结合起来,健全教师减负长效机制,推动教师减负工作取得实效。“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 我的世界橡胶甘蔗怎么杂交 我的世界粘性甘蔗种子

    杂交前需要合成作物架,用4个木棍合成,摆放成左右两列,合成2个作物架,由于杂交的几率比较低,所以需要准备多点作物架。拿着作物架在,每两个种了甘蔗的耕地的中间,放上两个作物架,作物架成十字交叉,代表此时在进行杂交。进行一段长时间的等待,等待甘蔗长大,等待杂交成功,注意杂交的地方很容易长杂草,如果长了杂草请尽快打掉,否则整个耕地都会蔓延杂草,需要重新杂交。

  • 娃哈哈新媒体营销策划(第13届娃哈哈营销策划大赛重磅来袭)

    为了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月23日18时30分,第十三届娃哈哈全国大学生营销策划大赛启动仪式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大礼堂顺利举行。娃哈哈营销大赛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实践平台,推动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使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得到激发。在此预祝娃哈哈营销策划大赛取得圆满成功,也祝本次参赛的团队都能够在比赛中取得佳绩!

  • 狮鹫怎么驯服(方舟生存进化手游狮鹫驯服技巧攻略)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狮鹫怎么驯服方舟生存进化中狮鹫是高傲的守护兽,想要驯服狮鹫并不容易,必须获得狮鹫的尊重,这并不算容易的事,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怎么驯服狮鹫的方法吧。第一种方法:人物等级85级以上,并且不是可以获得全部尊重的!比如85级的,可能只能获取低等级狮鹫的尊重!

  • tabata间歇性训练的方法(什么是Tabata锻炼)

    各种研究得出结论,Tabata锻炼对健康有很多好处。有时您可能会达到最大强度,这可能会因肌肉松懈而导致受伤每周最多进行3-4次Tabata训练。Tabata锻炼以多种方式改善健康。此外,心脏病患者在开始Tabata锻炼之前还应听取医生的建议。在没有科学证据的情况下,对原始Tabata版本的修改可能弊大于利。人们可能会选择Tabata只是为了减肥,这不是它的实际用途。与传统HIIT相比,Tabata的强度水平更高,恢复时间更短。

  • s10和s9有什么区别(s10和s9有什么区别瑞思迈)

    vivoS9电池容量4000mAh,配置33W闪充。vivo官方宣布vivoS10系列于2021年7月15日正式发布,该手机代言人有Lisa、蔡徐坤、刘昊然。2021年7月15日,vivo召开了S10系列发布会,会上发布了新一代自拍旗舰vivoS10系列,其vivoS10系列依然采用了前置4400万像素AF双摄设计,仍然支持105度超广角,还有前置微缝式双柔光灯。

  • 专业版微博怎么设置(其实很简单)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专业版微博怎么设置需要认证过才能成为专业版。专业版微博是为企业和机构定制的微博。新浪微博企业版是我们为企业、机构用户量身打造的服务平台。它具有更丰富的个性化页面展示功能设置,更精准的数据分析服务,以及更高效的沟通管理后台。我们期待新浪微博企业版能够帮助企业更便捷地与目标用户进行互动沟通,提升营销效果转化,挖掘更多商业机会。

  • 变速箱油到底多久换一次呢(变速箱油多久更换一次)

    如果需要更换变速箱油,查看用户的保养手册上如果有明确的更换周期,按照规定换油。如果变速箱油是终身免维护的,也一样要引起重视,终身免维护并不意味着变速箱油一直不用换。其实变速箱油不像机油那么黑,相比于机油甚至更为干净一点。所以车主千万不要忽略变速箱油,如果过长时间不更换,也会对变速箱造成一定的损伤,而且一些汽车的变速箱比发动机还要昂贵,修一次可能得要好几万元。

  • 恐惧症会遗传吗 幽闭恐惧症会遗传吗

    恐惧症是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种心理疾病,而有许多患者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导致恐惧症的因素恐惧症是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恐惧症的典型症状是恐怖发作,并伴有强烈的生理反应。尽管患者知道这种恐惧是不合理的,但是没法控制。研究表明,在100名患者中40名患者可以彻底治疗,基本上没有什么后遗症。所以一定要及早治疗,效果好,造成的危害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