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是不是对内卷有什么误解继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和《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之后,今年的第三大年度热词榜出炉。《语言文字周报》主办的2021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公布结果。据了解,本年度“双语榜单”的诞生经过了读者推荐、网络海选和专家评议三个阶段。编辑部根据流行度和热度高低,初步遴选出40条流行语和25条热议语进行网络海选。
很多人是不是对内卷有什么误解?继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和《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之后,今年的第三大年度热词榜出炉《语言文字周报》主办的2021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公布结果,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很多人是不是对内卷有什么误解?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很多人是不是对内卷有什么误解
继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和《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之后,今年的第三大年度热词榜出炉。《语言文字周报》主办的2021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公布结果。
其中,上榜2021年“十大网络流行语”的有:“卷/内卷”、“躺平”、“破防”、“emo”、“yyds(永远的神)”、“夺笋”、“赓续”、“社恐/社牛”、“一整个×住”、“普信男/女”;其中,2021年继续强势流行的“卷/内卷”更是二度上榜,这体现了榜单评选中不惟形式、流行为重的核心态度。
据了解,本年度“双语榜单”的诞生经过了读者推荐、网络海选和专家评议三个阶段。征集阶段,读者共推荐500余条流行语条目。编辑部根据流行度和热度高低,初步遴选出40条流行语和25条热议语进行网络海选。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北京大学、北师大、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上海师大、浙江大学、浙江师大、杭州师大、浙江科技学院等机构院校的专家学者参与了评议。相信大家都说过内卷这个词,那内卷的真正含义有多少人知道呢?
内卷真正的含义
任何竞争全部被定义为卷。这个词,我相信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都会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它被深深地嵌入我们的汉语当中。
但这个词,却是一个集各种谬误为一身的词,它的流行代表着观念的错位,代表着常识的湮灭。那什么才叫真正的内卷呢?
举个例子来讲,假设某个政府科室里有五位科员。一天,科长要离任上调了,空下科长一职,上级领导要从五位科员中选择一位出来成为新的科长。但从日常表现上来说,五位科员表现不相上下,那怎么办呢?加赛吧,比比谁的个子高,谁跑的更快,谁的力气更大。这就叫内卷。因为这种竞争不会给最后成功晋升的人带来任何正面价值,也不会给参与竞争的人任何正面的价值,最重要的是,并不会让这个科室未来的工作做的更好。也就是说,所有人付出的努力,最后是看不到回报的。
但在这个竞争规则下,每一个人又不得不参与这样的竞争。投入没有产出,参与竞争没有收获,竞争成功者也不会带来正向价值,所有人为竞争所花费的心血全部付之东流,也就是被卷走了,这就是内卷了。
简而言之,无法带来社会正向收益的竞争,就叫作卷。内卷是一个负面词,而竞争在市场上则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正面用词,结果负面指向的词却用来广泛形容正面现象,这就构成了语言腐败。
从经济学角度解释内卷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规律可以说明这个道理,那就是报酬递减率。比如,人在很饿的情况下吃包子,吃第一个包子的时候能得到极大的满足,假设满足度为100,吃第二个包子的时候满足度较大,但不会大过第一个包子,满足感为80,到第三个、第四个包子的时候,满足感继续减少,直到吃饱的时候,满足感为0,再继续吃的话,会造成不适,满足感为负,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在效用不断递减的情况下一直投入进去,只能是回报越来越少,甚至为负,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答案就是离开内卷领域去创新。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让所有人的生活都变的越来越好,因为交易的规模在不断地增加,不断有人从交易中得到好处,从而改善所有人的生活。
市场经济,相互竞争、合作双赢,怎么就在今年变成了一个内卷的负面词了呢?是因为机会少,不断增加的劳动力对应的是不变的机会,那就只能内卷了。这个现象就是在告诉我们需要开创新的领域了。
从人类发展历程中探索内卷解决之道
其实,人类文明之所以能持续发展,也是这样的。人类文明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都是因为之前的发展模式内卷太厉害,只能寻找新的发展模式。人类从非洲迁徙到全世界各个角落,也是如此,这块土地卷不动了,其他地方大有作为。太久远的就不说,就说东北吧。
在清末民初,有“闯关东“的壮举。华北地区,尤其是山东地区的民众穷得吃不饱,怎么办呢?去东北开荒啊。东北不仅成了中国的大粮仓,借助工业革命的东风,东北一下子成了中国工业最完善的地区。改革开放后,国企改革,东北开始没落,困在东北的民众,肯定是内卷,要生存,只能出关。去北京、去长三角、去珠三角,甚至出国,哪里有新机会就去哪里。
商品房刚出来的时候,不等福利分房、自己掏钱买的人发财了。城市新区规划出来的时候,买不起老市中心、只能买新区的人发财了。想想当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的一套房“的人,得有多后悔。
股票交易所新开的时候,买的人发财了。当时就那么几个股票,分摊去买,存活到现在的公司,少则千倍,多则万倍。万科从上市到现在,算上分红配股再投资,收益率是万倍,买一万,现在变一亿。比特币刚出来的时候,买的人发财了,这个大家都知道。当发现大家发财,再去买的时候就是韭菜了。
就是说,发明新游戏的人,和最先参与新游戏的人,是获利者。当然,新事物也往往意味着新骗局。怎么知道是不是骗局,这就是需要自己靠认知和见识去甄别了。我们都是年轻人,还有时间输得起,用开放心态参与最新的游戏,不要再去内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