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医学会杂志》5月6日发文称:常见防晒霜的有效成分需进一步检测才能确保安全。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FDA的关注。研究人员表示,还需要做进一步测试,以证明这些成分对人体无害。"目前FDA正在进一步研究确认。据悉,氧苯酮相当于除草剂,已被证实杀死了大量珊瑚等海洋生物。"丁香医生还指出了原文提到的另一个限制条件,即如果穿连体的泳衣,然后暴露部位都涂防晒霜,也不会达到75%的极限量。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王玲
今天,一则"防晒霜含有毒成分"的新闻刷屏网络。《美国医学会杂志》5月6日发文称:常见防晒霜的有效成分需进一步检测才能确保安全。但今天中午,丁香医生进行了澄清,刷屏之后又反转,不少网友被搞晕了:到底防晒霜还能不能用了?
《美国医学会杂志》文章称,有24名健康志愿者参与实验,他们每天涂抹四种不同防晒霜,工作人员从志愿者身上采样研究,研究人员在母乳、羊水、尿液中都发现有防晒剂成分存在,这证明某些成分被人体吸收的水平过高,而这些成分目前还不能确保安全。
FDA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最新研究表明,防晒霜使用仅一天后,美国防晒霜中常见的阿伏苯宗、二苯甲酮衍生物、奥克立林、亚苄基樟脑衍生物等4种化学成分就会被血液吸收,且含量高于FDA限定的最高安全水平,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风险,而儿童的皮肤更容易吸收这些成分。
研究人员David Andrew表示,防晒霜中的二苯甲酮衍生物,被人体吸收的水平太高,比其他三种成分还要高上50到100倍,它可能引起内分泌和过敏等等健康问题。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FDA的关注。
研究人员表示,还需要做进一步测试,以证明这些成分对人体无害。同时提醒消费者,可以选择不含这几种成分的产品,不过它们可能含有氧化锌或二氧化钛。
"消费者一般只根据SPF来选择防晒霜产品,其实该看的东西还有很多。"这位研究人员称,"产品能防紫外线很重要,产品中的成分对人体无害也很重要。"
目前FDA正在进一步研究确认。据悉,氧苯酮相当于除草剂,已被证实杀死了大量珊瑚等海洋生物。
不过,今天中午,国内医学科普类账号丁香医生对个别媒体“防晒霜有害论”进行了反驳,称这一新闻"过度解读文献引起恐慌博眼球"。丁香医生还指出,《美国医学会杂志》这篇文章原文里也提到了"这些结果并不表明个人应该避免使用防晒霜"。
丁香医生认为,其实这个试验的意义旨在提醒学术界,如果是最大剂量使用防晒霜的话,会超过 FDA 规定的非临床毒物学研究(nonclinical toxicology study)的阈限,从而需要进一步研究。而原文也写得很清楚,只有连续 4 天穿比基尼,每天涂才能实现这个结果。"而不是让大家不要用防晒霜了。"
丁香医生还指出了原文提到的另一个限制条件,即如果穿连体的泳衣,然后暴露部位都涂防晒霜,也不会达到 75% 的极限量。而且,这个试验是室内试验,阳光照射下会不会影响吸收,并不清楚。
同时,有皮肤科专家也表示,与这些尚难明确、危害大小未知的副作用相比,太阳对人皮肤的伤害更大,"为了保护皮肤,该涂还得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