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上回秦可卿怪异有三。第三点则是秦可卿之出生与地位。其出身自养生堂,被一小官吏秦业抱养。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于是他下了十二分的功夫,想出秦可卿是废太子偷养在宫外的女儿,一切似乎都合理了。这是何等极端夸张之言语,要知道贾母是何等聪慧,何等阅历,又是这样的年纪,竟如此看重这个孙辈媳妇儿,这实在是很稀罕的事儿。倒跟林黛玉有一拼了,和贾母口里的那个温柔和平的乖巧之人实在挨不上呀。
接着上回秦可卿怪异有三。第三点则是秦可卿之出生与地位。其出身自养生堂,被一小官吏秦业抱养。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刘心武先生对养生堂做了详尽描述,并下了这样的结论,即这样卑微的身世,竟能嫁入贾家为长孙长媳,还如此受上下的器重,实在是不可思议,于情于理都讲不通的。于是他下了十二分的功夫,想出秦可卿是废太子偷养在宫外的女儿,一切似乎都合理了。好熟悉的故事情节呀,似乎在哪部言情小说见过,我想以曹公之笔力,断不肯落此俗套的。
这些疑问,真是令人倍感困惑,又无力解答,那何不将其老老实实、原原本本放在那里,暂且不要妄做推论。那么,秦可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从贾母眼中看去,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这是何等极端夸张之言语,要知道贾母是何等聪慧,何等阅历,又是这样的年纪,竟如此看重这个孙辈媳妇儿,这实在是很稀罕的事儿。
再说尤氏,就是秦可卿的婆婆,她这样评价:这么个媳妇儿, 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情的人儿,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 那媳妇儿,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会行事儿,他可心细, 心又重, 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 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这病就是打这个秉性上头思虑出来的。
再看看张太医断的脉: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经血所以不能按时而至。
试问,这样的性格,像谁?倒跟林黛玉有一拼了,和贾母口里的那个温柔和平的乖巧之人实在挨不上呀。那这样写有何深意呢?下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