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的寄生虫感染中,蛔虫是最多的。经过1个小时左右的内镜手术操作,从胆总管内拖出了一团软绵绵的死亡虫体,而这就是引起腹痛的罪魁祸首。之后,医生在女子口服驱虫药物治疗2天后,通过ERCP胆道蛔虫取出术,取出一长约12cm活体蛔虫。手术结束后,女子可下床活动,次日恢复饮食,目前状态良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农村发病率最高。
现在人还有蛔虫病吗?蛔虫作为寄生虫界的“网红”,可谓是家喻户晓70后,80后在当时卫生医疗条件还不健全的年代,大部分人都有接触到的经历不过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医疗卫生水平也逐步攀升,感染蛔虫病的人数也在不断减少,但蛔虫病真的消失了吗?,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现在人还有蛔虫病吗?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现在人还有蛔虫病吗
蛔虫作为寄生虫界的“网红”,可谓是家喻户晓。70后,80后在当时卫生医疗条件还不健全的年代,大部分人都有接触到的经历。不过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医疗卫生水平也逐步攀升,感染蛔虫病的人数也在不断减少,但蛔虫病真的消失了吗?
在全球的寄生虫感染中,蛔虫是最多的。据湖南省直中医医院肝胆外科医师的专家介绍,每年都要收治大量的蛔虫病导致腹痛的患者,从几岁的儿童到八十多岁的老人都有。
2岁男童尿不湿惊现蛔虫2017年年中,一位两岁大的男童妈妈急急忙忙赶到了深圳市儿童医院检验科,并送来了一条接近十公分长的蛔虫,据这位妈妈说,这条蛔虫是她在为自己两岁大的孩子前一天换尿不湿的时候发现的,然后就赶紧送到医院来检验。
因为孩子所处生活环境在社区,医生初步判断是孩子在草地公园玩耍时,手接触到虫卵感染了这条蛔虫。
6岁儿童急性腹痛,竟然是它在作祟2018年的时候, 一位急性腹痛的6岁儿童来到湖南省直中医医院的肝胆外科就医,孩子剧烈腹痛,经血液化验发现为胰腺炎,同时存在肝功能的异常。
接诊的医生首先考虑到了存在胆道蛔虫的情况,但儿童家属表示没有发现过有类似情况,经过完善磁共振检查,发现胆管的下段存在一团可疑的条索团块,经过保守治疗,患儿每天都有数次剧烈的腹痛,家长经过慎重考虑,同意了肝胆外科医师的进行内镜ERCP治疗的意见。
经过1个小时左右的内镜手术操作,从胆总管内拖出了一团软绵绵的死亡虫体,而这就是引起腹痛的罪魁祸首。
医生介绍,蛔虫通常寄生在人的小肠,而且蛔虫病人多没有典型症状,现代人中感染蛔虫数量相对较少,很少被人察觉。但是蛔虫有嗜好钻孔特点,且喜碱恶酸,而一旦蛔虫从肠道钻入人体的胆道,将会引起十分剧烈的疼痛,往往这个时候人们才会注意到。
女子上腹巨疼,12cm活体蛔虫寄生胆道然而,不仅仅是孩子,成人也是有感染蛔虫的可能性的。
近日,江苏巴城一青年女性,因发作性上腹痛4天,去了巴中市中心医院外科进行治疗,腹部彩超显示是“胆道蛔虫”,经过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会诊后,诊断胆道蛔虫明确。
之后,医生在女子口服驱虫药物治疗2天后,通过ERCP 胆道蛔虫取出术,取出一长约12cm活体蛔虫。
手术结束后,女子可下床活动,次日恢复饮食,目前状态良好。
蛔虫病的防治胆道蛔虫症
胆道蛔虫症:指原来寄生在空回肠的蛔虫经十二指肠钻入胆道,引起胆道口括约肌痉挛而发生腹部阵发性绞痛,称为胆道蛔虫症。
易感人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以七岁以上儿童最为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农村发病率最高。
症状表现:胆道蛔虫症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急腹症,主要因蛔虫性喜游走或钻孔,喜碱恶酸,当蛔虫上行至十二指肠时,喜欢钻入碱性胆汁的胆道内。进入胆囊后,由于蛔虫的刺激,胆道口括约肌痉挛,从而出现突发剧烈的右上腹部或剑突下疼痛。
危害:胆道蛔虫症与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关系密切,为其主要致病因素之一,由此而导致近、远期并发症如感染(胆管炎、肝脓肿、膈下脓肿、胆囊蛔虫病)、胆道狭窄、胆源性胰腺炎等,使该病病情复杂化、治疗棘手。
蛔虫病的预防首先要牢记病从口入的古训,饭前便后洗手,最好直接冲洗。其次瓜果蔬菜要洗净,最好不要生吃。
与此同时,定期的寄生虫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于贪玩的小朋友们以及喜爱生食的成年朋友,建议半年一次,定期进行寄生虫检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