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容
当前位置: 首页 美容百科

七绝月色(诗画里的月色)

时间:2023-07-04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美容百科

或对月独酌,万千思绪;或好友对饮,畅怀欢言;或阖家团聚,其乐融融。传世画作有《后赤壁赋图》《诗经》等,皆为长卷,《月色秋声图》是马和之少有的小景画。这种技法是古代人物画勾勒法中的一种,因形似柳叶而得名,后也用于山水画中。画中人物宽服长袍,姿态闲适,有“吴带当风”之美,表情恬静,似呈幽思之感。经典名篇,其主题易被画家铭记,采撷入画中,成为绘画的主题。这幅作品今已不存,不过因为文献的记载并未被遗忘。

七绝月色?来源:人民日报马远(南宋)《月下把杯图》(局部) 天津博物馆供图,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七绝月色?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七绝月色

来源:人民日报

马远(南宋)《月下把杯图》(局部)。 天津博物馆供图

马和之(南宋)《月色秋声图》(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供图

张远(元)《潇湘八景图》(局部)。 上海博物馆供图

佚名(宋)《月下临流图》。 辽宁省博物馆供图

李仪(明)《携琴赏月图》(局部)。 上海博物馆供图

朗朗夜空,皎皎明月。

古往今来,我们与先人共沐在同样的月光中,皓月清辉照亮过无数文人墨客的心灵。仰望天上的月亮,他们心中升起无尽的遐想,写就了一首首动人的诗词,泼洒了一幅幅唯美的书画。

千百年来,高悬在夜空上的月亮依旧皎洁,栖息在诗画里的月色依然动人。秋渐浓,月正圆,让我们一起品味名篇佳作里的赏月景、览月人,体味秋月带给我们的世间美好、诗意寄托。

秋夜赏月景 诗情伴画意

么乃亮

暑热消去,星月皎洁,草树秋声,如此的秋夜,如此的明月,怎能辜负?

秋夜赏月,是拥抱自然造化、美景胜境,是体悟人生境遇、情意意趣,古已有之。历代诗人词客咏物抒怀,名句迭出,余音至今。而丹青高手更是将秋夜赏月以指腕妙笔描绘出来,或实或虚,或轴或卷,画的是月景,表的是心境。南宋马和之的《月色秋声图》便是一幅秋夜赏月的古画,因时代久远、保存完好、画工精湛、内容丰富、流传有序而名世。

《月色秋声图》原为明代收藏家项元汴旧藏,清乾隆时期入内府,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清末溥仪逊位后散佚出宫,辗转入藏辽宁省博物馆。此画原绘于亚腰形宫扇上,后装裱为对折册页。右页为画,清初收藏家梁清标题名“马和之月色秋声”,左页为乾隆行书对题七言诗。

《月色秋声图》绢本设色,纵约29厘米,横约22厘米,尺幅不大,画面却很丰富。圆月高悬,月光照亮大地,似为中秋之夜。水波潺潺,岸边一棵苍劲的榕树枝叶摇曳,以象征手法表现出水声、风声、树动声,暗含“秋声”之意。小沙洲上一位老者侧身坐卧于斑斓虎皮之上,面前放置酒具和餐盘,童子服侍于旁。构图很巧妙,画家将月、河、树、沙岸、人物、器具合理布置在盈尺之间,秋夜饮酒赏月之景跃然纸上。古人秋夜赏月,不可无酒,赏月地点可在园中,可在水边,以后者格调更高,地要开阔,酒需甘醇,情必淋漓。或对月独酌,万千思绪;或好友对饮,畅怀欢言;或阖家团聚,其乐融融。

画作虽无作者款识,但画风技法确属南宋马和之一路。马和之是宫廷画家,擅画佛像、界画、山水,尤精人物。传世画作有《后赤壁赋图》《诗经》等,皆为长卷,《月色秋声图》是马和之少有的小景画。

此画人物、流水、坡石及树木色线采用“柳叶描”手法,笔笔之间虚实相接,线条流畅飘逸。这种技法是古代人物画勾勒法中的一种,因形似柳叶而得名,后也用于山水画中。画中人物宽服长袍,姿态闲适,有“吴带当风”之美,表情恬静,似呈幽思之感。这种人物形象被称为“高士”,指博学多才、志趣高远、品行高洁之人,多为隐逸雅士,他们对自然、对人生有丰富的感受,自然醉心于秋夜赏月。

对于秋夜赏月,李白曾作《题宛溪馆》:

吾怜宛溪好,百尺照心明。

何谢新安水,千寻见底清。

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

却笑严湍上,于今独擅名。

画面左上方有元代书画家赵孟頫行书“白沙留月色,绿树助秋声”将诗中的“竹”化用作“树”,完美揭示画面主题,可谓诗情画意。有宋一代,诗意入画得以推崇,苏轼诗云:“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元代文人画兴盛后,诗画一体理念得到进一步发展,更有人提出“诗画同源”。确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相得益彰。

(作者为辽宁省博物馆研究馆员,本报记者胡婧怡整理)

月下品清饮 画上传诗韵

张 夏

关于中秋,中国古人留下了许多经典画作。如李嵩的《月夜看潮图》,又如《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中的《八月赏月》,都可谓精品佳作。天津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月下把杯图》,更是一幅和中秋佳节氛围十分契合的传世名画。这页设色清丽淡雅、勾勒自然生动的宋画,意境丰盈,直接戳中观者内心,在每个风清月圆、亲友相聚的美好时刻,细细品味,都满是浓浓的中秋情味。

据韩慎先先生考证,这幅画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画家马远。马远是“南宋画坛四大家”之一,和李唐、刘松年、夏圭齐名。由于他在取景上善于小中见大,以一角或半边景物表达广阔空间,故有“马一角”之称。

从这幅画作的取景和构图,我们便可以感受到马远这种独特的风格。画面大部分都是留白,却并没有给人空荡荡的感觉。因为天空一轮圆月,已经用溶溶月色把留白填满了。月下众人,乃至桌、竹、山、石、栏,没有哪个部分让人感到多余。许多局部并未画全:画面左下演奏音乐者只画了半身,画面右下的桌子也只画了一半,而画面两边的竹枝、围栏、近石、远山,全都延展出了画面,留给观者想象空间。画面构图之外,如笔触之精、勾勒之细、呼应之妙,也令人赞叹。

从画面内容来看,满月当空,风来疏竹,乐声袅袅,美酒在杯,亲朋对饮,岂不美哉!而此作的题诗,则恰如其分地将画作传达出的“美”悠然点出,与画面相得益彰,耐人寻味。

根据画作之上钤有的“杨姓之章”朱文方印等信息,一般认为此作的题诗是南宋宁宗杨皇后的亲笔,杨皇后在诗词书画上亦有成就。从书法角度看,此作的题诗用笔流畅自得,结字严谨潇洒,章法齐整有序,可称佳作。更让我们惊喜的是,书写者在显露功力的同时,透出一种女性的婉约气度,这是较为难得的。

画面右上方题写的诗句是:“相逢幸遇佳时节,月下花前且把杯”。“佳时节”是“良辰”,“月下花前”是“美景”,加之朋友“相逢”,相对“把杯”,心情怎能不舒畅、不快乐呢?一联诗14个字,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均全,却又流畅自然,真可谓措辞精妙。

对开所题写的诗句是:

人能无著便无愁,

万境相侵一笑休。

岂但中秋堪宴赏,

凉天佳月即中秋。

这首诗同北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有异曲同工之妙。由此看来,此诗不只是在写中秋,而且还是在写一种“中秋感”。是啊,每个凉天佳月都可欣赏。每一次相聚、每一次畅谈,都会让那时节成为最好的时光。

从这个角度看,这幅宋画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古人如何与亲朋共度中秋,还善意提醒了我们: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何不适当放慢脚步,去捕捉那些日常生活中曾被忽略的风景,在生活里发现精彩?

小小一帧画作,浓浓中秋气息。在与传统艺术的对话中,我们读到了诗意的寄托,体味着世间的美好。

(作者单位:天津博物馆,本报记者龚相娟整理)

洞庭山水翠 湖光秋月美

曹 蓉

“洞庭秋月”,是人们熟悉的文学主题。唐代诗人刘禹锡写过一首《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辞义清新,是极目远眺下,湖面与远山产生的一组大小、颜色对照。这样的月色惹人亲近,晚唐韩偓有《洞庭玩月》,他将目光拉近,近到可见“玉碗深沈潭底白,金杯细碎浪头光”,“玉碗”和“金杯”都是制作精巧的酒具,以其借喻月下湖上颤动的清辉,体现了诗人体物深描的细致。

文学进入绘画,有悠长的历史。经典名篇,其主题易被画家铭记,采撷入画中,成为绘画的主题。有的绘画主题如果便于表现,又能不时唤起画家的想象,自然会被反复描摹,形成绵延的绘画传统。

不过,“洞庭秋月”第一次成为画题,进入画家笔下,似要到北宋末年宋迪的《潇湘八景图》中。这幅作品今已不存,不过因为文献的记载并未被遗忘。其中,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详细记录了八景的题名,分别是:“平沙雁落、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可见,八景本身并不共时,而是有着黄昏、早晨、夜晚的时间线,也自带四季的景物变化,因此宜乎分段描写,展示画家多变的技艺。“洞庭秋月”的位置在中段,可以想象应是一片平阔的水面,调和整幅的疏密关系。

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元代张远的《潇湘八景图》卷,它灵活地调整八景的顺序,再利用沙渚、水面、远山等自然过渡,将八景绾合在一起,布置了一片连绵的山水长卷。“洞庭秋月”在画面的后段,前接“烟寺晚钟”,后连“江天暮雪”。它以渔舟停泊的坡岸“起兴”,忽而拔起一块高峻的绝壁,但并不占用太多篇幅,随即由倒垂的古松引出一片朦胧的月色:圆月在纤云间浮动,月光投射在平阔的水面;赏月的游人乘舟缓行,促膝轻谈,身后摆设着食盒与酒瓮;载酒的小舟紧随其后,划出几条清浅的波纹。

作者张远,字梅岩,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画山水学习南宋的宫廷画家马远、夏圭,画中利落的勾斫、大比重的渲染正是马远、夏圭的典型画法,风格术语称之为“斧劈皴”。

“潇湘八景”的题材为人喜爱,在明中期的吴门画派那里又变奏出册页的形制。册页每页断开,等于预先框定了画面,设定了观看节奏,图画须随册页的形状调整布局,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新的看画方式,改变了人们观看风景的视角。吴门的代表画家文徵明绘有《潇湘八景》一册,其中“洞庭秋月”一页上有题名,这是在提醒我们的眼睛,去寻找画中的“月”。小小的尺幅便于聚焦,于是我们很快注意到,江心投射的洁白月影,使人讶异又喜悦。

月亮与美好同调,它也是许多雅事的触因,因此一再出现在画家笔下。我们在历代绘画中,可见月下独酌,有马远《举杯玩月图》轴;对月鸣琴,有明初李仪《携琴赏月图》轴;还有月夜泛舟——那是包含了“洞庭秋月”“赤壁赋”等长期存在主题的图绘。这些有关月亮的绘画,承载着欢乐与诗意,层层积累,并超越时间,成为共同的记忆被继承下来。我们的心中,藏有这月亮的清辉,因此而感到甜蜜。

(作者单位:上海博物馆,本报记者曹玲娟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10日 第 07 版)

    推荐阅读
  • 怎么样让眼睛变大的最有效的方法(5种方法让你的眼睛变大)

    使用时先轻刷一层睫毛膏,趁睫毛膏尚未干掉时,将增长纤维的刷头转出,并将刷头上的白色细致纤维轻轻以滚动方式附着每根睫毛的尖端部位。再重复刷上黑头睫毛膏,电眼效果max。

  • 双减带给老师的挑战和机遇(双减之后教师面临的)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面对教师陡然增加的负担,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回应,将继续督促指导各地将教师减负工作同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有机结合起来,健全教师减负长效机制,推动教师减负工作取得实效。“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 我的世界橡胶甘蔗怎么杂交 我的世界粘性甘蔗种子

    杂交前需要合成作物架,用4个木棍合成,摆放成左右两列,合成2个作物架,由于杂交的几率比较低,所以需要准备多点作物架。拿着作物架在,每两个种了甘蔗的耕地的中间,放上两个作物架,作物架成十字交叉,代表此时在进行杂交。进行一段长时间的等待,等待甘蔗长大,等待杂交成功,注意杂交的地方很容易长杂草,如果长了杂草请尽快打掉,否则整个耕地都会蔓延杂草,需要重新杂交。

  • 娃哈哈新媒体营销策划(第13届娃哈哈营销策划大赛重磅来袭)

    为了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月23日18时30分,第十三届娃哈哈全国大学生营销策划大赛启动仪式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大礼堂顺利举行。娃哈哈营销大赛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实践平台,推动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使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得到激发。在此预祝娃哈哈营销策划大赛取得圆满成功,也祝本次参赛的团队都能够在比赛中取得佳绩!

  • 狮鹫怎么驯服(方舟生存进化手游狮鹫驯服技巧攻略)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狮鹫怎么驯服方舟生存进化中狮鹫是高傲的守护兽,想要驯服狮鹫并不容易,必须获得狮鹫的尊重,这并不算容易的事,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怎么驯服狮鹫的方法吧。第一种方法:人物等级85级以上,并且不是可以获得全部尊重的!比如85级的,可能只能获取低等级狮鹫的尊重!

  • tabata间歇性训练的方法(什么是Tabata锻炼)

    各种研究得出结论,Tabata锻炼对健康有很多好处。有时您可能会达到最大强度,这可能会因肌肉松懈而导致受伤每周最多进行3-4次Tabata训练。Tabata锻炼以多种方式改善健康。此外,心脏病患者在开始Tabata锻炼之前还应听取医生的建议。在没有科学证据的情况下,对原始Tabata版本的修改可能弊大于利。人们可能会选择Tabata只是为了减肥,这不是它的实际用途。与传统HIIT相比,Tabata的强度水平更高,恢复时间更短。

  • s10和s9有什么区别(s10和s9有什么区别瑞思迈)

    vivoS9电池容量4000mAh,配置33W闪充。vivo官方宣布vivoS10系列于2021年7月15日正式发布,该手机代言人有Lisa、蔡徐坤、刘昊然。2021年7月15日,vivo召开了S10系列发布会,会上发布了新一代自拍旗舰vivoS10系列,其vivoS10系列依然采用了前置4400万像素AF双摄设计,仍然支持105度超广角,还有前置微缝式双柔光灯。

  • 专业版微博怎么设置(其实很简单)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专业版微博怎么设置需要认证过才能成为专业版。专业版微博是为企业和机构定制的微博。新浪微博企业版是我们为企业、机构用户量身打造的服务平台。它具有更丰富的个性化页面展示功能设置,更精准的数据分析服务,以及更高效的沟通管理后台。我们期待新浪微博企业版能够帮助企业更便捷地与目标用户进行互动沟通,提升营销效果转化,挖掘更多商业机会。

  • 变速箱油到底多久换一次呢(变速箱油多久更换一次)

    如果需要更换变速箱油,查看用户的保养手册上如果有明确的更换周期,按照规定换油。如果变速箱油是终身免维护的,也一样要引起重视,终身免维护并不意味着变速箱油一直不用换。其实变速箱油不像机油那么黑,相比于机油甚至更为干净一点。所以车主千万不要忽略变速箱油,如果过长时间不更换,也会对变速箱造成一定的损伤,而且一些汽车的变速箱比发动机还要昂贵,修一次可能得要好几万元。

  • 恐惧症会遗传吗 幽闭恐惧症会遗传吗

    恐惧症是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种心理疾病,而有许多患者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导致恐惧症的因素恐惧症是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恐惧症的典型症状是恐怖发作,并伴有强烈的生理反应。尽管患者知道这种恐惧是不合理的,但是没法控制。研究表明,在100名患者中40名患者可以彻底治疗,基本上没有什么后遗症。所以一定要及早治疗,效果好,造成的危害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