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深秋来到谢脁楼在中国的所有诗人中,李白的知名度应该说是最高的他的作品流传最广,影响力最深诗歌、美酒、剑术,都是属于李白的他的天马行空与不拘一格,让他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偶像李白被称之为“谪仙人”他的潇洒浪漫、天马行空与。
在中国的所有诗人中,李白的知名度应该说是最高的。他的作品流传最广,影响力最深。诗歌、美酒、剑术,都是属于李白的。他的天马行空与不拘一格,让他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偶像。李白被称之为“谪仙人”。他的潇洒浪漫、天马行空与不拘一格,让他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偶像。
但是,李白的一生也不是一直潇洒自由的,他的人生也有失意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之前不久,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被赐金放还,弃官而去。政治处于失意的状态,过着漂泊四方的生活。
在这个时候他来到了宣州,宣州是个好地方,风景如画。历史古迹——古代四大名楼的谢脁楼就在宣州。那首著名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就是李白在宣州谢脁楼留下的名篇。除了这首诗,李白在秋天还在谢脁楼留下过另外一首诗。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这首诗描写了李白登上解调楼所见到的,美丽景色。南齐诗人谢脁是李白的偶像。“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这里的“小谢”说的就是谢脁。第一句先从大处着笔写登楼远望。晴朗的秋天,傍晚李白独自登上了谢脁楼。登高远望,俯瞰江城,犹如在图画中一样。这里是开门见山的手法。一上来就把读者深深吸引住了。让大家一起随着作者进入了诗的意境中。虽然我们读的是诗,但是仿佛让我们一起看到了一幅淡淡的山水画。可以说李白在这首诗中,达到了王维的那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两条江水之间,湖水像明亮的镜子,两座桥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那远方的橘树林,树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烟之中。远方的秋色苍茫,深秋时节的梧桐树也早已有了枯黄衰老的迹象了。此时的李白站得高看得远,抓住了一霎那的感受,勾勒出一个深秋的轮廓。他写的不仅仅是秋景,而且还写出了秋意的苍凉。
结尾两句与开头相呼应。李白来到了这里,自然也就怀念起南齐诗人谢脁了。此时此刻除了自己,谁会想到来此地迎着萧飒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这首诗的景色描写虽然美,但是此时诗人的心情却是复杂和寂寞的。宣城是他的经常游览的地方,一到宣城看到谢公楼就会怀念谢脁。
李白独自在谢公楼上临风眺望,面对着谢脁所看过的山川,缅怀着他所仰慕的这位前代诗人,虽然时代相隔较远,但是精神却是相互呼应的。这种心情反映了他政治上苦闷的孤独之感。因为政治上受挫找不到出路,所以只能寄情于山水。此时此刻复杂的情怀恐怕是很难有人理解的。知音难寻,恐怕只有前人谢脁,才能够理解此时李白的心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