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儿子赵妈则是恰恰相反,采取的是穷养。上学了赵妈帮女儿背书包走在前面,儿子自己背书包跟在后面。赵妈只好为女儿和男孩操办了婚礼,既养着一位公主又养着一个驸马。赵妈一看成绩单一学科都不及格,抓起扫把得儿子就是一阵狠揍。而这时赵爸在一次寻子途中出车祸又死了,赵妈一下感觉天都塌了。偏偏女儿女婿还要她做饭洗衣服,就连吃杯水也叫赵妈倒。
千百年来人们对于孩子的教育进行着无穷无尽的探索与尝试。一些人认为孩子不能纵容纵容孩子即是害孩子,所以这些人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一旦犯错误就非骂即打。一些人认为孩子应该分别对待,男孩子要穷养女孩子要富养。真是各持一词,众口纷纭莫衷一是。
东村的赵妈年轻的时候和丈夫一起打拼事业,进入中年以后才回归家庭教育一双儿女。她认为女儿是霜雪做的身体碰不得打不得,一碰一打肯定碎掉。所以对女儿是百般呵护十分的纵容采取富养的方式,有好吃的好穿的首先满足女儿。
女儿都上小学三年级了,吃饭还一勺一勺喂女儿吃。遇上鸡鸭肉和猪骨头还动手一点一点撕碎了送进女儿的嘴里。女儿满地方跑,她一手端碗一手拿勺子在后面跟着,女儿停下来了她趁机又喂一口。挨女儿不愿吃了又是哄又是劝背着回家亲自帮洗脸帮刷牙帮背着书包送去学校。
女儿在学看见谁穿着好衣裙好鞋袜背着好书包,拿着比她好的铅笔好的作业本,甚至于玩具稍稍比她的价钱高一点。她回来一闹,赵妈不管花多少钱一定买给女儿。女儿就算是犯了天大的错误她都是不骂也不打,更不允许别人说三道四。
对于儿子赵妈则是恰恰相反,采取的是穷养。她认为儿子是泥土做的身体,有如工匠做的瓷器是越摔打越好。所以对儿子是十分的苛刻,从儿子会走路就不抱不带儿子了,晚上睡觉搂着女儿留儿子睡在另一个地方。吃饭让儿子自己舀自己吃还经常吃女儿挑剩的,儿子是自己洗脸洗澡漱口刷牙。
上学了赵妈帮女儿背书包走在前面,儿子自己背书包跟在后面。衣服鞋袜选地摊货买,书包铅笔玩具是女儿不愿要的或者用过了的。一旦儿子犯了错误赵妈轻则骂重则打,而且打骂儿子不准顶嘴更不准哭。随心所欲到拿得鸡毛掸子用鸡毛掸子,拿得扫把用扫把,一样找不到就动手掐。专挑嘴里大腿等等看不见的地方掐,鸡毛掸子扫把打也一样专挑衣服遮得住的地方打。
赵爸对妻子这种做法十分的反感和气愤,得赵妈就说了:老婆你这样做怕是不行吧,女儿娇惯得近乎纵容,儿子则苛刻得近乎虐待。赵妈说:你懂什么,我这是育儿新理念穷养儿子富养女。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男儿是泥土做的身子象件瓷器越摔打越成材,女儿是霜雪做的身子碰不得打不得越呵护就越有气质。赵爸还要说话,强势的赵妈说:再还多嘴我让你净身出户信不信?听妻子这样说,赵爸便不敢再开口了。
一双儿女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女儿在学校调皮捣蛋不注重学习。精力都放在上网和玩游戏上,老师讲她她就和老师闹还报复老师。这不中学不毕业就被勒令退学了,回来非叫赵妈给她弄个游戏单间还装上空调不可否则她就跳楼自杀。
赵妈当然不能让女儿跳楼自杀了,马上买空调请工匠来弄个单间装上空调让女儿弄游戏房。女儿在游戏世界里认识一位志同道合的男孩,非要招这个男孩来家里结婚不可。赵妈不同意女儿就从二楼跳下来,好在房外种了蔸桂花树女儿落在桂花树上只有点皮外伤。赵妈只好为女儿和男孩操办了婚礼,既养着一位公主又养着一个驸马。
儿子呢既自卑又叛逆,在学校里倒是不调皮不捣蛋。可也没心思学习,越往上读书学习成绩就越往下滑。赵妈一看成绩单一学科都不及格,抓起扫把得儿子就是一阵狠揍。没想到这天晚上儿子竟然逃跑了,发动亲人寻找,登报上电视台杳无音讯。
女儿不成材成了巨婴,儿子判逆又杳无音讯。而这时赵爸在一次寻子途中出车祸又死了,赵妈一下感觉天都塌了。偏偏女儿女婿还要她做饭洗衣服,就连吃杯水也叫赵妈倒。稍稍端来迟一点就破口大骂,她彻底绝望了走出二楼厅堂从阳台上纵身一跃就往下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