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南宁市在竞技性答辩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获评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那考河改造项目也应运而生。历时近2年时间建设后,昔日“臭名昭着”的那考河,华丽变身为那考河湿地公园,于2017年3月正式运营。“那考”一词在壮语里的意思是指美丽绿色的水田。以前的那考河被人附近的居民嫌弃,现今的那考河应该让他们感到骄傲了吧。
世界为村,不分界邦
以镜头记录当地人文生活
以前的那考河,据说住在附近的居民提起,满脸的嫌弃!
平日不开窗户,就是为了对它不见不闻。
那考河,是南宁市十八条城市内河之一——竹排江上游的支流。在2015年之前,它不配被称为河,就是条泛着黑水的臭水沟。
这里的河道沿岸有40个污水直排口,水质多为劣五类,行洪不畅,经常造成上游内涝。
2015年4月,南宁市在竞技性答辩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获评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那考河改造项目也应运而生。
历时近2年时间建设后,昔日“臭名昭着”的那考河,华丽变身为那考河湿地公园,于2017年3月正式运营。
听说开园之初,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然而那时没有公交车直达这里。我们此次来,已经有一路公交车直达公园门口了,还挺便利。
来这之前,如果不是提前了解过,很难相信这里以前是臭水沟……
来到这里,绿色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河道两岸栽满桂花树和朱槿,绿油油的草坪顺着河岸延伸开来。
在木制的栈道上两旁,各种植被骄纵生长,树影婆娑,茂盛缤纷。
也因栈道的木制设计不会蓄水,即便是下雨天,人们走在这亲水步道上散步,鞋子也不会湿。
“那考”一词在壮语里的意思是指美丽绿色的水田。我想栈道旁的水车就是为了更好还原水田的美。
漫步栈道,欣赏水田的美,想想就很舒适。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经过这里,都会情不自禁地停下来拍上几张照片。
以前的那考河被人附近的居民嫌弃,现今的那考河应该让他们感到骄傲了吧。天蓝、水清、草青、花香、景美,如此宜居的环境,反正我是羡慕了。
对于爱摄影的我来说,这里是一步一景。
▼蓝天白云下的小桥头,咔嚓一声就能出片,美中不足就是框中缺了一个人……
▼炎炎夏日的傍晚,住在附近的人们陆续带着孩子出来散步,让那考河更有生命力。不过他们很多是直奔河对面的花海去了。
是的,河的对岸,就是百亩蕉园了。那考河水质之所以变得这么清澈,归功于这里的最大功臣---美人蕉,由于它不择土壤、耐水的特点在所有实验的植物中脱颖而出,担负起生态净化的重任。
▼沿着木制的滨水步道,一片片色彩斑斓的美人蕉花海映入眼帘。
▼风吹过,层层花海轻轻摆动,一片鸟语花香。花海间设置了凉亭,可供游人休憩拍照。
▼夜幕降临,在电线杆的映衬下,此时的花海充满生活的气息,让花海成了生活艺术的舞台。
▼夜里,睛空下的花海,更是显得安然和舒畅,捕捉欢乐的梦意。
▼这里,花卉塑造了大气的植物景观,构筑起天然的绿色屏障,捻起浮在都市里的田园美梦。
那考河的清澈水质,竞相开放的各类花卉和水生植物,水车、雕塑、栈道等人文景观,给南宁这座生态园林城市锦上添花。
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在繁忙工作之余,带着孩子享受温馨亲子时光,在湖畔和爱人甜蜜牵手漫步,每天呼吸自然鲜氧。
那考河湿地公园开始运营那年就闻名全国,成为南宁的名片之一,它真的美得实至名归。
在这里,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海绵城市的意义:
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减少洪涝灾害;营造与自然相融的生态景观。
在大门进来旁就有一个海绵城市科普馆,可惜关着门,进不去!
一座城市,不但要有高楼大厦,还要有山水风光;除了繁华喧闹,还可以田园诗意,那人们在这座城市就更有归属感。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这既是城市发展的思路,也是城市居民的心声。那考河湿地公园的成功逆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