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其地处城市中心,成为仅次于大慈寺,新年烧香祈福的热门选项之一。这也成为,成都人采办年货必去的地方之一。因其殿宇规模宏大,林木葱茏,为成都著名古刹之一。民间相传,昭觉寺祈求身体健康最灵验,因此许多人慕名而来,香火鼎盛。蜀汉灭亡后,山庄被当地老百姓改建为庙,取名灵音寺。在万众期待之下,恢弘而低沉的钟声,缓缓传来,随之迎来的是新年的雀跃与期盼。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成都
城郊内外,古寺名刹林立
它们
既是建筑与文化遗产的保留地
也是老成都消闲纳福之地
平日里
成都人就会去寺庙祈福、
喝茶、逛庙会
会朋友、吃小吃
春节时节,为来年祈福进香
使得寺庙内外
更是熙熙攘攘
8:00-17:30
锦江区大慈寺路23号
大慈寺距今己有1600多年的历史,隐藏在市中心的闹市区,最为津津乐道的就是玄奘法师曾在这里剃度受戒,据说现在还保存着玄奘法师的指骨舍利。
处于闹市中心的大慈寺,来源@视觉中国
玄奘法师曾在成都盘桓数年,在大慈寺讲经,赢得无数人景仰,而后就引来了很多高僧在此设坛讲经。多年来,这里一直是成都人除夕撞新年钟、上子时香首选寺庙之一。
大慈寺,来源@视觉中国
撞新年钟是在除夕夜,大慈寺僧人集聚大雄宝殿,举行盛大的新春祈福法会,子夜十二点整,随着数万市民倒计数的喊声,由大慈寺方丈大师亲自启响108响新年祈福钟。
传说新旧交替时是一年中阴气最盛之时,洪钟大鸣撞响108下,从地气蕴郁的充盈之处唤醒阳气,届时钟声震彻整个城市。
大慈寺祈福灯,来源@视觉中国
除了新年撞钟,上子时香,也是习俗之一,能在在新年首个时辰,进献第一炷香,便可得到神的第一个眷顾。
大慈寺,来源@视觉中国
除了敬香祈福,坐在大慈寺的露天茶馆,晒太阳,闲话家常,也是成都人享受团聚的方式之一。
09:00-17:00
青羊区文殊院街66号
坐落于城市之央的文殊院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年—617年),距今已有近1400年历史。
过去,这里并不叫文殊院,而被称为信相院、信相寺,直至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慈笃禅师正式驻锡信相院时,才改寺名为文殊院。
文殊院,来源@视觉中国
千年的沧桑与沉淀给予这座庙宇以磨砺,同时也赋之以辉煌,大部分游客并不知院内还藏有大量珍品。
文殊院修建的空林佛教图书馆,来源@视觉中国
寺内供奉大小300余尊佛像,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此外,寺内还珍藏明清以来书画珍品,其中最著名就是,康熙皇帝1702年御赐的“空林”墨迹。
文殊院,来源@牙尖儿
每逢春节,寺庙里众僧集会念经,为新年祈福,庙宇氛围,隆重庄严。
因其地处城市中心,成为仅次于大慈寺,新年烧香祈福的热门选项之一。
文殊院,来源@文殊院
除了新春祈福,掌管考学的文殊菩萨是吸引香客前来的主要缘由之一,不少家长带着小朋友来寺庙中,祈求一份好成绩得以前往心仪的学校。
文殊院,来源@视觉中国
与大慈寺相似,文殊院一旁商铺林立,许多老成都的童年美食记忆皆存放于此,如宫廷糕点、闻酥园、洞子口张老二凉粉、甜水面、白家肥肠粉等。
滑动查看文殊院门口的各种老成都小吃,来源@牙尖儿
每年年末,许多成都人,总要品上这几口熟悉的老滋味,才觉得有年节的意思。这也成为,成都人采办年货必去的地方之一。
08:00-17:00
成华区昭青路333号
享有川西“第一禅林”的昭觉寺,在成都的人气也一直很高。因其殿宇规模宏大,林木葱茏,为成都著名古刹之一。
老一辈的人曾笑谈,原来的昭觉寺有好大呢?大到现在的动物园,曾经都是昭觉寺的。足以瞥见昔日寺庙的壮观。
昭觉寺俯瞰图,来源@视觉中国
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里,昭觉寺同大多数庙宇一样历经战火、辉煌、动荡,才修得当下的安宁。
作为川西“第一禅林”,与众不同的是,一座汉族佛寺,兼有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这在全国汉族佛寺都是少见的。
昭觉寺,来源@napoleno
康熙十二年(1673),佛冤法师任昭觉寺住持,曾受清朝政府派遣,深入阿坝、松潘等藏族地区,因此建立起良好的文化沟通桥梁。
至今,许多来成都的藏族僧人,依然住在昭觉寺。
昭觉寺,来源@napoleno
虽然昭觉寺地处成都市北郊5公里,每到年节时,依旧有许多成都人前往祈福。
民间相传,昭觉寺祈求身体健康最灵验,因此许多人慕名而来,香火鼎盛。
昭觉寺,来源@napoleno
一般来说,新年来昭觉寺拜佛,不是烧香,而是“丢香”,因为香客实在太多,根本挤不进去,只有靠自己奋力一搏,才有把香插进香炉的可能性。
昭觉寺摸福字,来源@napoleno及网络
除此以外,在昭觉寺,摸“福”字也是大家乐于参与的活动,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要闭上眼睛摸这个大大的“福”字,摸得越正,福气越大。
8:00-18:00
龙泉驿区茶店乡石经村境内
相对于前面几座庙宇,石经寺的名气小了一些,前往礼拜的大多是成都本地人,但仍居川西五大佛教林之一的高位。
名扬四海的背后,却鲜有人知它传奇的来历,最初的石经寺并不是一座寺庙,而是一座官员的狩猎山庄,几经磨砺才得以成为如今众所周知的石经寺。
石经寺,来源@apiu
山庄始建于东汉末年(公元189—214年),后来由蜀将赵子龙承袭这座山庄。蜀汉灭亡后,山庄被当地老百姓改建为庙,取名灵音寺。
明正统年间(1436-1449),湖北籍名僧楚山法师应蜀王之邀驻锡灵音寺并出金增修寺庙,并更名天成寺。
楚山法师驻锡天成寺期间,曾云游楚、吴等地,名声大震,成为一代高僧。楚山法师圆寂后,在寺庙的后丹崖就地修建了祖师殿,内奉“肉身菩萨”,这也成为石经寺的一大特色之处。
石经寺,来源@napoleno
直至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简州牧宋思仁游寺有感,赠石刻《金刚经》一部,天成寺因之更名石经寺。
寺庙依山而建,院落林荫掩映,每一棵树,都有上千年的历史。
石经寺,来源@也许有缘张
大雄宝殿前有一株午年罗汉松,是周显德年间(954-959)种植,大友邻殿北侧还有两株古银杏,是唐贞观年间(627-649)种植,至今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石经寺,来源@木木包
悠久的历史与众多传奇故事,吸引了许多人前往祈福,相传在祖师殿里祈愿,有求必应。
为此,每年大年初一的凌晨,开车、步行排队上山祈福的人能把整个龙泉山挤满,场面相当壮观。
石经寺,来源@师爷和@apiu
最有趣的是,不知为何,老一辈人都说石经寺求姻缘相当灵验,还被称为成都的十大相亲地之一。
石经寺,来源@师爷
大概,成都的善男信女们都在此求得美满的姻缘吧,想在2019年缔结良缘的朋友们,不妨也来这儿试试。
8:00-17:00
新都区宝光街81号
新都宝光寺离市区差不多18公里,历史悠久、僧徒众多、香火鼎盛,是成都响当当的禅寺之一。
寺庙整体结构很漂亮,殿宇深邃、古木葱茏、五殿十六院层层递进的,非常壮观。
宝光寺,来源@swordman243
岁月迁徙中,国内许多寺院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宝光寺的文物古迹基本无毁损,成为中国结构最典型,保护最完整的一座佛教禅宗丛林。
宝光寺,来源@swordman243
每年节假日都有众多游人前往参观,而人流量最多的时候,还是每年除夕夜。
按照寺庙原来的传统,除夕夜都会举行新年祈福法会和新年敲钟仪式,众人围聚于佛塔之下,等待着敲钟迎新年的场面十分震撼。
宝光寺除夕夜,来源@laidan
新年祈福敲钟法会分为祈愿留言、开幕式、撞钟、听钟等部分。在万众期待之下,恢弘而低沉的钟声,缓缓传来,随之迎来的是新年的雀跃与期盼。
许多老人都说,新年还是要这样欢聚在一起,共同庆祝才够有年味儿。
滑动查看更多宝光寺除夕夜图片,来源@swordman243
除了烧头香、听新年敲钟,去宝光寺一定要体验的民俗,有三样:摸福字、求福气和数罗汉。摸福字是大家司空见惯的传统节目,另外两项可能是每一位成都崽的童年必备节目。
宝光寺,来源@swordman243
宝光寺罗汉堂供有500多尊罗汉,喜怒哀乐,神态各异,生动形象。
数的办法是根据自己踏进罗汉堂的第一步,数到自己实足的年龄为止,再看那尊罗汉的形态来判定今年是否有福。
宝光寺,来源@swordman243
求福气这项民俗活动,是在净土宗小寺长乐堂和念佛堂之间的莲池畔进行。人们将小硬币投入莲池水中,心里默祷:“浮起!浮起……”。如果最后真的没浮起来,还可以再试一试,不过最多不能超过三次。
在专心致志的投掷与屏气凝神的关注中,新年,就这样缓缓到来。
若是来年有愿,不妨选一间古刹祈福许愿;若是不信神佑之说,也不妨去逛逛,感受一下古代建筑之雅,成都庙宇空间之美,体验一下庙会集市的民俗之乐。
明日开工,祝大家,诸事顺利!
— THE END—
编辑:八月马
设计:陈霜奕
免责申明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
请留言联系我们,领取稿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