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容
当前位置: 首页 美容百科

四川成都盖碗茶历史(四川记忆温涛)

时间:2023-06-05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美容百科

三大品牌分别在北京、浙江、四川,呈三角状分布。其经营者叫廖见初,是从广东梅州迁入的客家人第5代。在那个年代,“廖广东”的商标已得到知识产权保护了。于是,石柜台成了“廖广东”的形象标志。此外,“廖广东”还在川南乐山城里的玉堂街开设了两个分店,同样使用石质柜台。廖氏四兄妹不仅在此赢利丰厚,而且廖清楷还在此收获了爱情,嫁入了一家好人户。1914年底,完婚后的廖清楷接下隆昌店的经营。

文图/温涛、陈伟平

“王麻子”“张小泉”“廖广东”是上世纪我国刀剪的三大品牌。三大品牌分别在北京、浙江、四川,呈三角状分布。与“王麻子”“张小泉”不同的是,四川的“廖广东”是两家,一家起源、兴盛于成都,辐射川西、川北;一家起源于重庆大足,后在泸州开设总店,辐射川南、川东(当时重庆属川东地域)。

成都“廖广东”:源出石板滩,跻身春熙路

在清朝和民国时期,剪刀、菜刀、切刀、火钳、火钩等各种刀剪,是每个家庭的必备品。特别是成都,其手工业以家庭作坊模式为主,妇女们织袜纳鞋、刺绣、裁衣、缝补、糨糊纸制品,手工活几乎都会用不同的刀剪,其市场需求量很大、于是。一些刀剪行应运而生,“廖广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成都的“廖广东”源自广东梅州,其创立人是迁入四川的客家人后代。在岭南,由于山多地少,客家人自古形成了“工商食利”之风。走南闯北的客家人,往往靠“三把刀”(菜刀、剪刀、剃头刀)起家,铁匠业自然是基础。

广东自古擅长冶铁,在明代发明了锻打熟铁的方法,形成炒铁业这一行业,所铸刀剪韧性更好,锋利无比。“湖广填四川”移民迁入后,经济的逐步恢复、人口大量增加,由此带来各种刀剪巨大的市场需求,“廖广东”刀剪应运而生。

最早在成都一带开设“廖广东”刀剪铺的人的名字已不可考,只知道姓廖,清乾隆末年从广东梅州入川,定居在新都县石板滩一带。迁入石板滩后,与早期从广东兴宁县迁入石板滩的廖明达(字体明)后代联了宗。石板滩周边五六个乡镇均是清朝初年从广东迁入的客家人,在石板滩居住的客家人占总人数的98%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客乡。

民国时期,成都“廖广东”刀剪名声在外。成都“廖广东”刀剪铺创立于1920年代,刀剪很出名。外地人只要担东西上成都,乡民都要托付其带一把“廖广东”刀剪回来。

1920年代成都总府街老照片。左边店铺招牌上有“广东廖家剪”字样

在一张1920年代成都总府街的照片里,可以看到“廖广东”的踪影。总府街店铺的商招多为匾式,挂在门额上,画中最前边的左侧商店门匾上刻写“广东廖家剪”,此系当时“廖广东刀剪”在此开设的的分店。“廖广东”店前檐下站立的两位巡警,挡住了“廖广东”的柜台,使我们不能看见柜台的陈设。但其身后能看见有一张木板凳,木板凳下有一些杂物,或许是磨剪刀的物件吧。

1920-1940年代,是“廖广东”刀剪经营的全盛时期。其经营者叫廖见初,是从广东梅州迁入的客家人第5代。春熙路南段往左的城守街49号,是“廖广东”刀剪铺的总号。

老成都以前的肉铺,地上大都铺设红砂条石,避免湿滑。“廖广东”刀剪铺老号也采用红砂条石铺地,并做有石质柜台,上面磨刀方便,放的金属重品也不会损坏柜台。

顾客通过石柜台记住了“廖广东”,后来,成都“廖广东”干脆注册了“石柜台”商标,并在广告单上注明“请君购货,认明牌号,注意商标,谨防假冒”。在那个年代,“廖广东”的商标已得到知识产权保护了。

民国时,成都“廖广东”刀剪铺的广告单

1940年代初,“廖广东”刀剪铺进入春熙路,在春熙路北段开设了一家分店。该分店一样设有石柜台,上面放有石砧(磨刀石),顾客买下刀具,即可在此磨得更锋利。只要是在“廖广东”买的刀剪,日后均可免费磨刀。于是,石柜台成了“廖广东”的形象标志。

由于春熙路是全四川最大的商业街,能在春熙路开店都是有实力和好品牌的体现,所以春熙路分店的名气远远超过城守街的总店。

此外,“廖广东”还在川南乐山城里的玉堂街开设了两个分店,同样使用石质柜台。在1940年代中期,“廖广东”与“张小泉”“王麻子”一道,成为我国刀剪的三大品牌。

与“王麻子”刀剪不同的是,“廖广东”老号的当家人只是廖见初从事过打铁,廖见初经营后,已基本不再从事打铁,他的刀剪货品都是现钱收购得来,再专门刻上“廖广东”的字样,贴牌销售。

1940年代的成都春熙路街景

成都自秦汉以来就有冶铁、生产铁制工具的传统,遍布郫县、新繁、金堂等村镇的铁匠铺不计其数。过去,城内许多药铺使用的药刀,都到铁匠铺去订制。郫县犀浦场一家私人作坊的药刀打得好,切药特别好使。刀剪能进入商业名街“廖广东”刀剪铺,供方当然乐意并引以为傲。而“廖广东”刀剪铺把收购而来的刀剪标上商标,卖得快就赚得欢。合作久了,有稳定可靠的供方作保障,因此供销双方形成紧密的商业同盟。

除销售大量刀剪外,“廖广东”还自造或从外地购进苏白铜剃刀、桑剪用刀、厨用汤瓢、新式洋刀、医用刀针、银铜水烟袋,以及各式罩钩衣钩、西餐刀叉、墨盒笔架等。因质量可靠,概无折扣,钢铁货品若有夹灰卷口包调换。那些罩钩衣钩、西式刀叉之类,多数由有钱体面的人家用。这些打有“廖广东”记号的东西,能保存到现在的,都是收藏市场的抢手货。

“廖广东”刀剪铺在1960年代中期关停,其石柜台标志也走进了历史。在今日春熙路北段,地面上有反映“廖广东”当年盛况的铭牌,供游客回味那段历史。

今日春熙路地面上的“廖广东”铭牌

泸州“廖广东”:创自龙水场,分店遍渝宜

在成都“廖广东”经营的同时,泸州也有一家“廖广东”名扬川南、川东(今重庆)。它的创始者,同样源自广东梅州的客家人。

泸州“廖广东”的创始者叫廖清和(1888-1957),祖先于清朝乾隆年间入川,定居在重庆府大足县龙水场(今重庆市大足区龙水镇)。

清朝中后期的龙水场,位处成渝交通干线上,往来人员络绎不绝,街上店铺林立,成为吸引远近农民前来交易的重要市场。商业的繁荣,催生了铁器业的发达。场上的铁匠铺内,货柜、货架上,各种刀具琳琅满目。拉风箱、化铁水、打铁工人忙忙碌碌,叮叮当当打铁声不绝于耳。

廖氏先辈来到此地,以客家人的“三把刀”(菜刀、剪刀、剃头刀)结合龙水场本地的工艺,以从事刀剪煅造为业。

传到清朝末年光绪、宣统年间,廖清和及二弟廖清顺、三弟廖清华、四妹廖清楷,练就了一身煅造本领,承袭父母开办了祖传的刀剪铺。

1910年春,廖氏四兄妹商量后认为,龙水场虽是五金之乡,但从事煅造者众多,要再有大的发展也不易,不如向西到川南寻找机会。于是,兄妹四人离开龙水场,向西迁到叙州府隆昌县(今内江隆昌市),在县城里开了一家铁匠铺并兼经营生刀具。

隆昌位于成都到重庆的东大路上,由此可西到自流井、叙府,南往泸州,交通便利,商业繁荣。廖氏四兄妹不仅在此赢利丰厚,而且廖清楷还在此收获了爱情,嫁入了一家好人户。

1914年底,完婚后的廖清楷接下隆昌店的经营。1915年初,廖清和三兄弟离开隆昌,南下泸州打拼。

三兄弟到达泸州后,廖清和选定了泸州忠孝路上的门市;廖清顺选定在迎晖路上的门市,前店门市后面作坊加工坊,楼上作为居室;廖清华久选门市未定,在与廖清和共同经营一段时间后,到泸州上游的宜宾中山街大碑巷口,开设门市经营。

门市选定后,廖氏三兄弟拜会当地袍哥头目拿顺言语,开起了“廖广东”刀剪行,主要经营剪刀、菜刀、镰刀、弯刀、砍刀、铜烟杆、水烟具。

1936年6月,泸州“廖广东”全家聚会合影,后排中坐者为廖清和

“廖广东”招牌由一块大木板做成,木牌涂刷黑漆,吊挂在大门外上方。木牌中部雕刻商号名称,笔画轮廓阴线条,字体笔画向外突出,木牌正中上方挂着一个金属打制的牛头。廖清和的是总号,在牛头和字上涂的金粉,人称“金牛廖广东”;廖清顺的在牛头和字里涂上白漆,人称“白牛廖广东”;廖清华在宜宾店的招牌中牛头和字里涂上铜黄色漆,人称“铜牛廖广东”;廖清楷在隆昌店招牌的牛头和字里涂上土色漆,人称“铁牛廖广东”。

1936年,廖清顺在泸州三牌坊开起第二家“白牛廖广东”店。1941年,廖清和的长子廖显文到重庆打铜街2号开设刀剪店,沿用其父的“金牛廖广东”招牌。

至此,泸州“廖广东”在隆昌、泸州、宜宾、重庆4地共开起5个“廖广东”刀剪店,有各类员工120人左右。

泸州“廖广东”在廖清和的带领下,非常注重创建品牌意识,高度重视商品质量。具体经营方式有:

一是抱团采购,四兄妹共同在大足县龙水镇找质量最好的一家,定点采购半成品,以降低成本。在整个抱团经营中,也本着“亲兄弟,明算帐”的原则。

二是统一煅造,半成品运到泸州后进行加工、焠火、打磨,刻上“廖广东”字样后,再分给隆昌、宜宾、重庆店销售。当然,在此过程中,有泸州“廖广东”独特的工艺技术。

三是端正品行,廖清和兄妹对家族人员、学徒经商管束很严。要求做生意一定全心投入、精打细算,一定要诚实守信、童叟无欺,一定要戒色、赌、毒,不得醉酒。

四是“杀猪交账”,泸州“廖广东”除注重包装和售后服务外,还注重在周边各乡镇设立代销点。所谓“杀猪交账”,就是批发给周边县和乡镇,允许在有人担保的情况下赊账,卖完后付款。此方法大受欢迎,使“廖广东”的销售量逐年扩大,知名度不断提升。

2019年12月6日,本文作者之一温涛(左)在董代富先生(中)的引荐下,采访泸州“廖广东”后人廖世明(右)

据廖清和的孙子廖世明回忆,在1940年代初期,成都“廖广东”的廖见初曾到泸州与廖清和见面,除叙宗族情谊、交流工艺外,双方更着重提到不相互拆台,要共同维护“廖广东”品牌。双方所销售的刀剪上都刻有“廖广东”字样,但不同的是,成都“廖广东”的包装纸上印有“石柜台”注册商标,而泸州的“廖广东”则没有。

值得一提的是,从清代以来,以“广东”或“广”字为铺号的商家还有很多,它们散布于成渝地区的各个乡场,见证了移民与商业的相互交融,更体现出清代四川内陆经济与沿海的互动贯通,而“廖广东”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1948年11月9日,重庆“金牛廖广东”的发票

这一由广东迁川廖姓客家人共同创立、分别起源于四川和重庆、名列全国三大刀剪品牌的“廖广东”,却未能保留下来。

1950年代后,泸州、隆昌、成都、乐山、重庆的“廖广东”刀剪店先后名称消失。只有宜宾的“廖广东”保持了名称,在宜宾中山街开店到1980年代末,直到城市改造拆迁后才消失。

这里有经济成分变化的原因,也有消费习惯的变化和不注重品牌打造的因素。随着川渝双城经济圈的不断推进,“廖广东”这一传统品牌还会重出江湖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推荐阅读
  • 芒果冰淇淋正宗做法(酸奶芒果冰淇淋走起)

    酸奶芒果冰淇淋走起无需反复搅打,简单的4款食材,大牌口感的冰淇淋在这炎热夏天里,少不了要吃几个冰淇淋的,酸奶芒果冰淇淋,值得清爽一下ByVIFC_JIE用料淡奶油75克浓稠酸奶50克细砂糖15克芒果泥60克做法步骤1、。

  • s1770好还是松下FP8好(如何知道富士s1770数码相机的真假)

    富士S1770长焦数码相机1220万像素,15倍光学变焦,自动跟踪对焦松下FP8GK数码相机属于卡片机怎么比较,主要还是看你的用途,出去旅游携带方便用卡片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s1770好还是松下FP8好?富士s1770佳能105那个好些1.毫无疑问肯定是富士S1770性能实用,佳能现在就是广告做的大而以。富士的是长焦的。佳能这款是卡片机。5.4-8m,长焦:约5-4m微距:约0。

  • 杭州109岁老奶奶(杭州105岁奶奶偶遇40年不见的)

    直到临平老城区拆迁,许多当地老居民迁出,杨玲秀就此失去了与大伯一家的联络。老城区拆迁后都搬走了户籍民警辗转找到人杨玲秀阿姨委托学生向派出所求助,并提供了大致信息。孙立明电话联系,发现对方其实是大妈妈朱福英的外孙女。民警孙立明再次联系上杨玲秀阿姨。因为疫情原因,杨阿姨已经很久没有出远门。交谈中,杨阿姨得知大妈妈一个女儿前些年因病过世了,现在四个女儿每周轮流着来照顾老妈妈。为临平民警点赞!

  • 路虎新款suv卫士价格(新卫士官方涨价8万)

    卫士WorksV8TrophyII限量版现款110版本现款90版本新车前脸延续分段式进气格栅设计,两侧搭配“半圆形”LED大灯组,前翼子板进行加宽,视觉冲击感更强。车侧延续方正的造型,提供3门和5门两种版本,V8车型还配备了22英寸轮圈、专属刹车卡钳和双边共四出的排气布局,营造出很强的运动感。其中5.0T机械增压V8车型零百加速时间为5.4秒;2.0T插混版车型零百加速时间为5.6秒,纯电续航51km,NEDC工况百公里油耗仅2.8L。

  • 94岁老人突发脑溢血还有救吗(老人突发脑溢血怎么办)

    脑溢血是心脑血管疾病中相对常见的病症,平时也被人们称为脑出血。当人体出现脑溢血症状后,身体就会出现严重不良症状,包括呕吐,头痛,血压迅速升高,意识模糊等,并且严重的会直接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

  • 枸杞过期还能泡水喝吗 过期的枸杞能泡水喝吗

    枸杞过期之后,质量会大大下降,对于细菌和微生物的抵抗能力下降,所以很容易受到感染,如果是受到了细菌感染的枸杞,再用来泡水的话,有可能细菌繁殖分泌的毒素会溶解进入水中,如果人体误食的话,很有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可以在密闭的枸杞罐中放入小袋的食品干燥剂,能起到防腐、防潮的作用。染色的枸杞整体都是红色,连其顶端处都是染成红色,一般顶端是黄色,还有一种硫磺烤过的呈深褐色。

  • 川贝柠檬膏做法(做法也非常简单)

    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川贝柠檬膏做法柠檬用盐水泡十分钟,清洗干净后擦干水份,用刀切成片,去掉籽乙将柠檬片放入炖锅。接着放入陈皮与川贝母粉,一层层的码好。将炖锅放入蒸锅内,用保鲜膜包好,隔水烧开,转小火炖煮十二个小时左右。柠檬片炖成微微的褐色就好了。瓶子用开水消毒,把柠檬膏装入。冷却后,盖上盖子放冰箱冷藏,能放三个月不会坏。

  • 超市买的榴莲怎么催熟(榴莲催熟方法)

    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超市买的榴莲怎么催熟报纸:没有开壳的榴莲,用报纸包住,点燃报纸,待燃完后再另用报纸包好,放在温暖处,一两天即可。微波炉:如急需食用,可用保鲜膜包住果肉用微波炉加热2分钟左右即可。

  • 如何在网上通过相片搜人(怎样在网上用照片找人)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如何在网上通过相片搜人首先准备好你想找的人的照片。打开搜索源引擎的首页。选择搜索引擎输入栏里面照相机的选项。将刚才的照片上传后,会自动弹出搜索结果。事先声明,私自人肉搜索他人隐私是不好的行为。最好不要这样做。

  • 红尘情末了(红尘情未了)

    英雄豪杰l与平庸,身处社会红尘中。千丝万缕情未了,你思我爱从未终。古今中外话题多,男女老少成主角。影视小说加诗歌,离情少恋难红火。